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新货币政策规则视角下的金融加速器非对称效应作为研究对象。从已有文献来看,一些研究运用各种不同的模型,从不同的冲击因素入手,对金融加速器效应对经济波动的放大作用做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基于引入金融状况指数(FCI指数)和劳动参与率的货币政策规则视角下对金融加速器效应影响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本文在原有的泰勒规则中引入FCI指数和劳动参与率,并考虑利率平滑化因素,在其基础上运用专门研究非线性特征的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来对金融加速器非对称性效应进行检验。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新货币政策规则”的构造。首先介绍了最初的麦克勒姆规则,以及当前运用更为广泛的泰勒规则;在泰勒规则的基础上,引入了考虑汇率因素的货币状况指数(MCI指数),之后又选用了包含资产价格因素的FCI指数加入其中;2014年,珍妮特·耶伦就任美联储主席,表现出对劳动市场的重视,因此提出“耶伦规则”,将劳动参与率也纳入货币政策规则中。根据以上修正,将FCI指数、劳动参与率加入到泰勒规则中,并考虑利率的平滑化处理后,构成了本文所使用的“新货币政策规则”。实证部分首先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来构建我国的FCI指数,并对构建后的FCI指数进行适用性的检验;然后利用TVAR模型,在本文构建的“新货币政策规则”的基础上,分别以FCI指数和劳动参与率为门限向量,使多变量分别对产出、通货膨胀水平、利率、资产价格以及劳动参与率进行冲击,来进行金融加速器非对称效应的检验。本文采用2003年1月至2016年4月的相关月度数据,得到当FCI指数和劳动参与率为门限时,门限值分别为4.112215和-0.00001922716的结论。最后,根据TVAR模型中各变量在不同区制的变化,给出了减轻金融加速器效应负面影响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