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Linux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终端的实现及其在远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bill_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嵌入式操作系统及ARM处理器已经应用到诸如网络通讯、电力电子、医疗器械、交通运输等各种领域。依托Linux操作系统提供的支持,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硬件,开发稳定高效的应用软件。   本文首先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Linux内核,ARM处理器芯片S3C2410A和开发板smdk2410,然后文中详细讲解了嵌入式的开发步骤,包括搭建交叉编译环境,引导程序u-boot的架构分析及其移植方法,配置和编译Linux内核,构建根文件系统及其系统配置文件,以及在NandFlash上构建JFFS2文件系统,移植各种Linux应用软件等。本文还介绍了利用内核提供的内存管理、进程调度、中断管理、同步等机制设计的AD驱动程序和一系列应用程序,并绘制了模拟小信号采集放大电路,完成信号前端调理和输入。采集数据利用网络芯片cs8900a及驱动程序,在应用层使用socket函数集传送至远程主机上的服务器,最终的数据文件可以通过远程主机上的Qt实现可视化操作,从而组建了一个远程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   在参考了大量专业书籍和网络资源的基础上,文章从配置操作系统所需要的引导程序、内核、应用软件、驱动程序以及外围设备一步步展开,使得该设备具有基本的数据采集和远程数据传输能力,为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海上风力发电-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系统是风力发电及其功率传输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于海上运输、安装、维护的成本较高,这就要求海上风电-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环节——换流器,具有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等特点,并且还需要考虑新的换流器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来减少投资和运行成本。精简矩阵变换器(reduced matrix converter,RM
随着家电产业的大力发展和办公自动化的推广,许多电子设备都具备了待机功能。待机功能虽然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随之而来的待机损耗却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能源浪
随着电网中电力电子装置和非线性负荷的不断增加,电网谐波问题日益严重,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构成潜在的威胁,给周围电气和电信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因此有源滤波技术
220kV垂直排列的分裂导线由于不需要安装间隔棒受到运行维护部门的欢迎,导线的分裂间距一般是0.4m。80年代东北电力设计院和营口电业局进行的真形试验和理论计算表明,如每相电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各种需求也在不断的膨胀,特别是对通信技术的要求,人们希望能够得到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好的移动性能和服务质量。这时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
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Transient Stability Constrained Optimal Power Flow,TSC-OPF)问题的本质在于求取满足系统运行暂态稳定性和经济性的最优运行点。目前在该领域已进行大
与交流输电相比,直流输电更适合于远距离大功率跨区输电,直流输电系统能实现快速和多种方式的调节,对整个交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2010年我国将建成世界首个±800kV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风力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以其经济性和可靠性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风能、太阳能和负荷功率变化的随机性,如何设计一个风/光互补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