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旋转浮阀的复合曝气器在曝气池中的应用及CFD模拟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a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曝气器是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相比其他曝气器,产生的气泡较小,因而氧利用率较高。微孔曝气器表面的橡胶随着工作时间增加会逐渐老化而降低充氧效果,还存在气孔堵塞的缺点。微孔曝气器在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安装排布方式以及自身的特点导致在曝气器之间即远离曝气器正上方区域气含率偏低,存在传质死区。在旋转浮阀的流体力学性能研究中发现,气体通过阀片时会以螺旋旋转方式从旋转浮阀与塔板间的缝隙流出,对周围液层产生很强的导向作用,在旋转浮阀周围存在旋转流场,可以使气液接触更均匀,使得旋转浮阀塔板的气含率分布更均匀。本课题基于气体通过旋转浮阀后能在阀盖四周形成旋转流场的特点,结合在微孔曝气器之间即偏离曝气头正上方曝气服务区存在传质死区的情况,提出浮阀-气泡石复合曝气器,并对其进行了曝气充氧性能研究。浮阀-气泡石复合曝气器由浮阀与四周均匀排布的6个气泡石构成。长宽高分别为800×600×910 mm的透明有机玻璃池内,以空气与自来水为实验物系,分别考察了旋转(和F1)浮阀-气泡石复合曝气器的综合性能。为了更好地从微观角度解释旋转流场形成原因以及旋转流场对气泡的搅动作用,本课题还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对气体通过阀片后的流场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浮阀的引入,提高了气泡石的曝气效果,而旋转浮阀-气泡石复合曝气器的充氧均匀性指数优于F1型浮阀-气泡石复合曝气器;旋转浮阀-气泡石复合曝气器与F1浮阀-气泡石复合曝气器的氧总传质系数、氧传质速率要高于气泡石曝气器,氧传质效率与曝气效率都要要低于气泡石曝气器。CFD模拟结果说明,旋转浮阀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气泡在液层中的停留时间,还使气泡向曝气池四周进行扩散,使气泡分布更均匀,减少了传质死区,可以改善在微孔曝气器之间的气含率相对较低的缺点,与曝气充氧实验结果一致,为曝气设备的改进提供一种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影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常规康复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48例符合CCMD-3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音乐训练、手工劳作、休闲娱乐训练、体育锻炼、回
受国际大背景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间企业竞争日益加剧,我国企业也面临着成本上升和贸易保护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大数据的冲击下,大型集团企业存在着复杂的管理难题,随之而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成为威胁企业生存发展的又一重要问题。然而,残酷的企业竞争和重大的发展机遇并存。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推动企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协同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要想在这一复杂的环境下脱颖而出,就
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而地源热泵技术广泛地用于提取浅层地热能。土壤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埋管换热器将岩土中蓄存的能量提取出来的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作为吸热与排热的场所,研究岩土层内吸放热过程中热湿耦合机理对于土壤源热泵系统高效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格子玻尔兹曼方法(以下简称LBM)作为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岩土层吸热过程中相变薄区和多孔介质内部气液相变与流动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在LB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舒血宁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DSM-Ⅳ血管性痴呆标准的50例老年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及4个月,应用MMSE和ADL量表分别评定患者的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人遵医行为,分析不遵医行为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88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遵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不遵医行为13例,占14.8%。结论
大便的顺利排出是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院使用莱菔子对冠心病并发便秘进行干预,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而且能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