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方干预Ⅱ、Ⅲ期结直肠癌预后及中医证型动态演变规律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davi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以来数据提示结直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因癌症死亡的患者中也居于前列。近期根治性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治疗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达到根治的唯一手段治疗。尽管使用了辅助化疗,仍有40~50%的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会在根治术后2年内出现复发转移,发展为不可治愈的转移性肿瘤疾病。我们团队前期临床工作国际多中心队列研究显示:西医队列术后1年、2年、3年、4年、5年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26%、11.95%、17.04%、20.45%、22.02%;中西医结合队列术后1年、2年、3年、4年、5年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8.43%、17.39%、22.55%、25.49%、28.50%;研究证实II,III期结肠1年以上中医综合治疗减少复发转移率,中医药干预作用中,经方的作用能够决定性作用,据此课题开展了心得十二五队列研究在探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和归纳六味地黄汤和四君子汤干预II、III期结直肠癌中医证候动态演变变化规律,为系统中西医结合治疗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分析和信息采集方法,探讨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动态演变的规律,为II、III期结直肠癌的中医治法治则提供理论依据。临床研究一:四君子汤和六味地黄汤降低II、III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随访目的:对四君子汤和六味地黄汤中医综合治疗方案降低II、III期结直肠癌术后转移复发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临床观察及促进课题进度并提高研究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队列研究的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集II、III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共入组200例,其中西苑医院肿瘤科95例,北京肿瘤医院18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加中医综合治疗),北京肿瘤医院77例为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组,对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每3~6个月随访1次,根据是否服用中药分为中西医结合队列与西医队列,对两队列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疾病以及生活习惯,病理资料,基因分型以及复发转移情况进行相关研究。结果:(1)西苑中心第一例患者入组时间为2014年8月20日最后1例患者入组时间为2016年8月14日。共完成100例患者入组工作,其中5例因不符合研究方案予以剔除。95例患者均接受中医药治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第一例入组患者时间为2015年2月16日,最后1例患者入组时间为2016年8月3日,共完成100例患者入组工作,其中4例不符合研究方案予以剔除,其中18例接受中医治疗78例患者接受单纯西医治疗。(2)两队列在年龄、性别、既往疾病史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3)两队列在辨证分型(脾虚证、肾虚证、脾肾两虚证,其他)方面未见明显差异。(4)复发转移情况: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1年内发生复发转移的病例有5例,1年复发转移率为4.42%,2年内出现转移复发的病例有8例,2年复发转移率为7.08%;结论:研究者在国家十二五课题中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患者的依从性是影响入组进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对自己信任的专家的依从性高于下级普通大夫,按时随访、减少失访是入组完成后的重要工作,有效的协调和沟通有利于研究的各组间资料的平衡,及时地详细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是提高研究质量的主要措施。定期监查保证了课题的进度和质量,形成了有效的协调和沟通机制。由于每次患者入组、随访和填表都要耗费较长的时间,研究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究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四君子和六味地黄汤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运用基础,且有药理学及动物试验研究表明具有抑瘤效应。由于两中心第一例入组开始时间相差明显,出现转移复发的额目标病例较少,本研究需要更长期随访观察得出准确结论。临床研究二:II,III期结直肠期中医动态演变规律研究目的:探讨II,III期结直肠癌术后中医辨证证型分布以及中医证型动态演变规律,为中医药防治肿瘤提供科学的论证。方法:采用回顾性(门诊、电话)和前瞻性调查方法,收集123例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可能出现几个重要时间患病1年前、患病2年前、患病3年前、患病时、化疗期间、术后6月、术后1年、术后1年6月、术后2年、术后2年6月、术后3年阶段的中医临床症状资料,运用execl建立数据库,采用R统计软件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提出不同节点,中医证型分布及中医证型动态演变结果。结果:II、III期结直肠癌手术前期脾虚证型逐渐上升的趋势,腹胀,腹泻、便血等主要症状上升的趋势,术后化疗期间脾肾两脏腑证型下降的趋势,化疗期间主要夜尿、神疲懒言、食少纳呆、腰膝腿软症状多到术后3年逐渐症状缓解趋势。研究II、II I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期,术后期证候分布及动态演变规律可为不同阶段中医治则治法的确立提供客观的辨证施治依据。结论: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中医证型为虚实并见,其中虚证方面可表现为脾、肾、肝、肺虚及脏腑功能亏虚:实证方面可表现为气滞、血瘀、痰瘀、毒邪。化疗前患者脾虚的症状多,手术后化疗期间脾肾两虚症状高,干预中医治疗后进一步到术后3年逐渐减轻原有的证候。
其他文献
<正>安徽省通过世行贷款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促进项目的实施,以紧密型医联体、紧密型医共体为抓手,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涵建设,开展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进一步构建安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已成为了现在机关及学校办公的基础。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对传统办公方式的改革,通过引入对计算机的使用,将网络通讯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2),研
探讨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在饼干生产过程中卫生质量控制的应用,以提高饼干产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
具有超级传媒帝国之称的美国,新闻传播影响力犹如它有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一样,引人注目。在当代新闻资讯传播全球化时代,关注并深入分析美国新闻报道的存在与发展形态,能够使我
目的研究医学营养治疗(medicine nutrition treatment,MNT)对妊娠糖尿病实施的方法、治疗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52例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文章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因素分解法(LMDI)定量分析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排放强度这几类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程度。通过与其它几个主
聚丙烯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尽快提升聚丙烯的生产技术水平是国家的战略需求。文章首先介绍了聚丙烯生产工艺及优化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对连续搅拌釜反应器进行了建模研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肺科收治的49例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所有
肺癌是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邪毒乘虚入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气机不利,血行瘀滞,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故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初起多为邪毒痰瘀壅滞于肺,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