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击剑运动在我国的日益普及,我国击剑的竞技水平较以往有了飞速提高,在一系列国际大赛上,中国运动健儿频传佳音,个别剑种也已跻身世界前列。但由于击剑运动在我国开展较晚,普及程度不高,从事击剑科研研究的人员也不多,因此,我国击剑科研发展相对滞后于竞技水平的提高。在我国,有关击剑的科研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战术训练、心理和基础理论等方面,对击剑体能训练和特征的研究和探索较少。众所周知,击剑是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目,技能在击剑运动员竞技能力中起着决定作用。在世界击剑运动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良好的体能条件也是提高专项技战术的基础,运动员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能作保障,就不能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测试法、统计与评价法,对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及其指标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建立了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特尔菲法建立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经过2轮专家调查后,共筛选出9项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通过SPSS17.0数理统计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动作速度因子、灵敏因子、耐力因子是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中的主要因子,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3.527%。三个公因子的重要程度排序为动作速度因子>灵敏因子>耐力因子。所提取的三个公因子的代表性指标分别为:30秒持剑快速弓步直刺、30秒双飞跳绳、实战姿势14米×4前后往返移动。2在遵循三个代表性指标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百分位数法”建立了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代表性指标评分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为现阶段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3从所建立的专项体能等级评价结果来看,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的各专项体能水平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在今后的训练中应注意在突出发展重点素质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全面,使专项体能的各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