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外资银行进入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追赶和腾飞的战略决策,但是随着我国2006年底对外资银行的进一步开放,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还很不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提高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完善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本文运用经济学和法学相关知识和理论,结合在华外资银行的经营风险状况以及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现状,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有效性问题,并剖析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我国外资银行监管面临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进一步开放条件下对如何加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提出了思路与建议。首先,本文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进行述评,分析论述了外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认为外资银行不同于一般外资企业,如果发生违法经营或倒闭,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则会波及东道国全国甚至世界。因此,必须对外资银行的准入、运营和退出进行全方位监管。同时,还阐述了银行监管的有效性理论,分析了监管有效与否的判别方法,为我们检验现有的监管模式、监管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操作方法。其次,本文对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现状及有效性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在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和市场退出等监管环节中存在着非效率。随后,结合外资银行在进一步开放条件下的竞争战略,本文深入分析了全面开放条件下我国外资银行监管当局面临的挑战。认为外资银行全面开展人民币业务,进行混业经营以及入股中资银行等都会对我国现有的监管政策、监管模式、监管体制带来冲击。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我国在外资银行监管政策、体制、法规等方面的不足或漏洞,提高对加强外资银行监管紧迫性的认识。第三,本文针对我们在外资银行监管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开放条件下加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思路与建议。认为我国应针对外资银行在华混业经营的趋势,并结合我国金融发展和监管实际,构建一个外资银行功能性监管框架。本文进一步实证分析了各国银行监管具体措施的有效性,并以此作为借鉴,提出了提高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措施的有效性的思路,包括我国外资银行审慎性准入监管、市场运营监管、市场退出机制三方面。最后,探讨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