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诱导叶绿素荧光的光谱分析方法的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因此对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就成了一项迫切而紧要的任务。叶绿素作为植物生长状况和水体营养的跟踪指示器,可通过测量其荧光达到快速、无损地检测出叶绿素浓度,从而监测植物生长、水质等被测环境的目的。  文中介绍了荧光产生的机理和光谱特性,结合叶绿素荧光分析法,通过对光源、滤光片的选择,搭建了叶绿素荧光光谱采集的硬件系统,同时通过实验比较了不同中心波长的LED光源对叶绿素荧光光谱的影响,以及同一光源、不同照射方向下采集到的叶绿素荧光光谱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叶绿素荧光光谱的分析,提出了用荧光峰值强度比F685/F735和相对荧光峰值强度F675这两个荧光参数分别衡量植物叶片和水体中的叶绿素含量,选取不同的实验样本,分别建立了这两个参数与叶绿素含量的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预测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水体中的模型在叶绿素浓度低于10mg/L时,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而植物叶片的模型对于同种类的叶片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但对于不同种类的叶片要建立不同的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环境状态改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给植物施加水分胁迫和不同浓度的酸雨胁迫,通过实验发现,植物缺水时,荧光参数F685/F735随天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且缺水对处于生长旺盛期的叶片影响较大,对顶部新生叶片影响较小。在植物受到酸雨胁迫时,其荧光参数F685/F735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逐渐减小,且PH<3.0的酸雨对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较大。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光谱分析技术的荧光采集系统可实现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检测,且操作简单、准确度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进一步研究环境状况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提供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信息。
其他文献
由于光学显微镜可以无损的对生物样品进行实时观测成像,是生物学家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光学显微镜的发展也伴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而由于光学衍射极限使得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被限
结垢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传热过程中,换热设备污垢问题给工业企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各类除垢手段应运而生。电磁抑垢技术以其使用方法简便、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