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系统的临床试验,观察缪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初步探讨缪刺法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用缪刺法和普通针刺法治疗两个疗程21天后观察两组的中医症候评分、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3.17±4.56岁,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3.90±4.4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经统计学检验,分别p=0.531和p=0.58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平均病程分别是2.80±1.32月和2.70±1.15月,两组患者病程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56>0.05),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病情比较其中治疗组轻6人,中19人,重5人;对照组轻8人,中16人,重6人,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72>0.05)。治疗前,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为18.38±2.70,对照组为17.46±2.76;两组疼痛指标积分分别为31.63±4.21和30.57±4.07;两组活动功能积分分别为9.37±1.51和9.15±1.42,经统计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另两组患者的病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分别减为10.88±4.00、9.54±4.42,经检验,两组都有确切疗效。其中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经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疼痛指标积分分别为48.83±6.47与49.08±7.15;两组治疗后的肩关节活动功能积分分别为19.14±1.52与19.86±1.76;两组治疗后的疼痛指标积分情况及肩关节活动功能积分均高于治疗前,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各项主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心电图、尿常规、大便常规,治疗前后均有少数轻微异常病例存在,但治疗后无一例加重,安全性较好。结论:缪刺法对肩周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的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缪刺法治疗组和普通针刺法对照组两组间的疗效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缪刺法治疗肩周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