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君主制统治政治合法性的研究——关于朱元璋时期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_Dru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的核心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有两个方面,即夺取国家政权和巩固发展国家政权。”①政治权力的建立和巩固就涉及到了政治的合法性问题。政治合法性是指政治权力主体拥有并行使某种政治权力的正当性和尊严性的依据②。关于政治权力的合法性的问题,最早明确的提出并分析这类问题的是法国的大思想家卢梭,他在《社会契约论》中就曾经说过“即使是最强者也决不会强得足以永远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权力,把服从转化为义务。”③,同时他还认为“强力并不构成权力,而人们只对合法的权力才有服从的义务。”④。每个政权的建立都要解释自身统治的合法性问题,在本文中明王朝的统治者在王朝的建立过程中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本文主要用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政治与文化,历史与传统以及宗教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合法性的基础、来源和维护这个政权统治合法性的过程。文中指出,明初的君主统治主要反映了马克思·韦伯的有关合法性的理论,即合法性的三个理想类型。同时正如韦伯所说,纯粹的统治类型是不存在的,通常是几种类型交叉在一起。明朝初年的合法性统治中传统型占主导的地位,但是魅力型统治在政权建立的早期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将集中介绍本文所采用的理论内容,主要是讲述政权和政权合法性的理论部分,重点是韦伯的有关政权合法性的理论以及我国传统社会中关于合法政府的一些论述。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讲述朱元璋政权的魅力型统治的资源,这里讲述了朱元璋获得魅力型统治的资源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中国古代的取得天下的传统型模式,也是符合韦伯的魅力型合法性统治的理想模型。朱元璋通过婚姻、同乡等等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集团,并且积极的向古代的“明主”模型靠拢,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最终取得了全国政权。第三部分讲述了朱元璋在建国之后积极的维护政权合法性的基础的过程,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进行的建设。最后部分主要是对于朱元璋的政权合法性建设进行评价,朱元璋的制度建设,既突出了皇权的无上性,又将皇权彻底的孤立起来。这个制度也充分体现了明代所蕴含的静态化的和刚性化的社会结构,有着乌托邦的色彩。
其他文献
社会转型背景下,个人信仰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与表现。在农村地区,作为中国本土化的民间信仰依然有着很大的存在空间,成为学者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以泰州市L村为例,土地神是当地
在本研究中,“逃离”养老院主要表现为农村老年人进入养老院后因各种不适应而通过各种方式离开养老院返回家中养老的极端行为。一般来说,农村的独居老年人在家中无人照料,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进城居住的意愿与大城市接纳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从皖村的情况看,大量的90年代中期之前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放弃了进入大城市居住,转而回流到
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主要是一种身体在场的、面对面的互动,人际关系主要是以血缘、亲缘、地缘及业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交往者之间的熟悉度和亲密固定的关系是信任产生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