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和可利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迫使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重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方式正在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型,向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同时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事实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需要良好的资源环境等外部条件作为支撑。为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完成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和中长期规划,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经济政策,绿色信贷政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论文以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金融理论及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出发结合实证研究,分析当前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的现状以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并试图给出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政策的建议措施。
本论文首先从绿色信贷政策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梳理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金融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找出了分析绿色信贷问题的理论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析绿色信贷政策的框架;通过对绿色信贷政策在中国发展历程的研究,分析了现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特点、实施效果、面临问题及原因,同时通过对国际上绿色信贷开展情况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了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和政策措施,最后从技术支持、激励措施、法律监督和长效实施等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的政策建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