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社会主义伴随着资本主义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态危机应运而生并逐渐成熟,它针对资本主义技术使用的资本本性,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系统而深刻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无法带领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事实,并指出只有在社会主义体制下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研究所指的生态社会主义,是广义的生态社会主义,源自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批判,经过早期的威廉·莱易斯、本·阿格尔到之后的戴维·佩珀、奥康纳·詹姆士和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等学者的诠释和发展,已成为西方社会思潮运动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综合采用比较法、系统研究法以及文献法等,立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技术思想展开逻辑框架,共分为5章。第1章绪论,主要对生态社会主义技术思想这一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进行概述。第2章相关概念厘析,辩证的解读了生态社会主义和技术思想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生态在社会问题中的凸显、生态社会主义的技术批判和技术实现路径的内在关联。第3章生态社会主义的技术本质思想通过对传统的知识论、文化论、存在论技术本质内涵进行梳理之后,指出在生态社会主义的语境中,技术本质寓于人与自然的互动之中,是人本质力量的外化。第4章生态社会主义的技术价值思想通过解释西方哲学中存在的技术中性论与技术价值负荷论、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以及技术现实主义的技术价值争论,站在生态社会主义的整体视角下,梳理技术价值所具有的多重属性,阐述其最终指向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第5章生态社会主义的技术实践思想通过梳理人类技术实践观经历的道德实践观、抽象的整体实践观以及具体的整体实践观的历史嬗变,并在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面相下,指明技术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物质性活动。 中国已进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生态和技术缺一不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技术成就,但也造就了自然资源极大消耗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困境。在这种语境下,生态社会主义的技术思想既为认识生态危机根源和探索解决路径提供了借鉴,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生态社会主义心心念念想要建构的生态社会主义政党、政府和社会,正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中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