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核能是一种安全、可大规模利用的清洁能源,发展核能对于维护国家主权、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得益于铅铋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传热性能好、沸点高和化学活性低等优点,铅冷快堆(Lead-cooled Fast Reactor,LFR)被遴选为第四代反应堆系统之一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hina initiative Accelerato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能是一种安全、可大规模利用的清洁能源,发展核能对于维护国家主权、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得益于铅铋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传热性能好、沸点高和化学活性低等优点,铅冷快堆(Lead-cooled Fast Reactor,LFR)被遴选为第四代反应堆系统之一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hina initiative Accelerator-Driven System,Ci ADS)的堆型。燃料组件内部流动特性对反应堆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液态金属冷却快堆常使用螺旋绕丝作为燃料棒束的定位部件,因此,有必要对带绕丝燃料棒束通道流动特性展开研究。然而,使用LBE直接开展流动特性实验存在成本高、难度大且危险性高等问题。因此,本论文基于相似理论,结合实验测量和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带绕丝燃料棒束通道的流动特性。本论文设计和搭建了一个可视化水力学实验平台(Visual Hydraulic Experimenta L Platform,VHELP),使用有机玻璃为材料研制了一个19棒束带绕丝燃料组件模型,并开展了如下工作:(1)使用差压传感器测量了雷诺数为3750–16250,边通道内的18组轴向差压和12组横向差压,使用去离子水为流动工质。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分布出现不均匀性,存在明显的高压区和低压区。沿流动方向,轴向压力波动下降,波动周期为1个螺距(H)。轴向高度每增加1/6H,横向压力分布沿绕丝螺旋方向变化60°,变化周期为1H。Rehme和Cheng and Todreas Detailed(CTD)模型在预测摩擦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关系时与实验数据的误差最小。过渡流与湍流的临界雷诺数约为11700,与CTD预测值的偏差为8.33%。(2)使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量了XZ平面和YZ平面带绕丝燃料棒束通道的速度分布,使用碘化钠溶液为折射率匹配(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RIM)液。研究发现速度分布的轴向和横向变化周期均为1H。随雷诺数增大,速度分布的形状不变,数值成正比增大;均方根横向速度随雷诺数增大成正比增大;归一化横向速度不变,最大值约为40%,峰值出现在3/4H靠后一些的位置。横向速度随Z轴坐标增大呈余弦变化,在绕丝附近横流增强,速度方向发生偏转。(3)使用Fluent软件对燃料棒束通道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并将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雷诺平均(Reynolds Averaged Navier Stokes,RANS)湍流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模拟带绕丝燃料棒束通道的流动特性,SST k-?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偏差最小。(4)研发了一种可视化燃料棒加工和清洗工艺,总结了各种RIM液方案及其优缺点。同时,配制了一种72.2 vol%四氢化萘-27.8vol%无水乙醇的新型RIM液,并搭建了一个流动工质物性测量和净化实验平台,用于探究RIM液的配制原则和雷诺数随浓度和温度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Newton方程在预测混合溶液的折射率时与实验测量数据偏差最小。雷诺数对温度敏感,因此需要在实验装置中设置热交换设备来控制流动工质的温度,并做好回路密封。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带绕丝燃料棒束通道流动特性的数据库,可为Ci ADS燃料组件设计和运行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本论文中的相关经验有助于今后可视化水力学实验技术的发展。
其他文献
行人保护性能是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引擎盖在行人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汽车引擎盖的开发过程中,不但要考虑模态和刚度性能,同时要兼顾对行人造成的伤害。利用有限元仿真计算汽车对行人头部伤害,需要计算很多个冲击点的仿真结果,虽然模型不复杂,但是重复工作很多、计算量大。深度学习作为当前的热门工具,对于相似程度高、计算量大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目前已经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成功。本文
基于解决石油依赖程度和降低碳排放的诉求,新能源电动汽车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大容量/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以及高压快充技术不断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车型中,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超高电流引起的电池芯体短时间内热量的迅速聚集,安全性能显著下降,使用寿命大幅缩短,严重时会发生自燃、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对电池散热系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CFD仿真技术,建立了不同散热方案的仿真模型,对比分析证实了液冷板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也在急剧飙升,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降低能量消耗是亘古不变的发展之道。对交通运输领域而言,在保证交通工具驾驶功能以及行驶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低整备质量是节约能源和减少尾气排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泡沫铝夹层结构,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特点,在汽车结构件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潜能。考虑到汽车在服役期间,通常发生的交通事故有前后追尾、侧面碰撞、遭受道路飞石等冲击,这
航空发动机是集复杂化与精密化为一体的热力机械件。在发动机工作状态下,机匣受惯性力和外界气压影响,以及温差变化所产生的热载荷影响,是整个发动机装置的关键承载零部件。大尺寸轻合金环状壳体机匣件,加工繁杂,材料去除量大,周期长,加工过程所产生的切削热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将导致生产的零件精度不达标。本文将机匣抽象为圆环件,对圆环件自身受热产生变形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理论、仿真和试验方法探究其热变形的变化
随着交通事故频发,政府制定的汽车安全性法规日趋严格,汽车碰撞安全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关注问题。其中,耐撞性是评价汽车碰撞安全的重要指标。S形前纵梁作为一种典型的吸能梁结构,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其变形形式直接影响汽车正面安全性能。因此,对S形前纵梁进行耐撞性优化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S形前纵梁在碰撞过程中,受到轴向压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变形形式复杂。同时,由于车身结构的
电动汽车作为能源危机背景下汽车转型的重要方向,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各项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突破,但是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电动汽车上普遍使用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并且配备电池管理系统(BMS),目前车载BMS硬件计算资源和能力有限,数据存储能力有限,无法应用更高精度更加复杂的荷电状态(SOC)估算算法;随着移动无线通信技术(如4G、5G)的发展,数据传输延迟得到了很大的降低,传输容量增大,已经满足远
自动导引小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因其高效、智能等特点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定位导航是AGV的关键技术之一。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是指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同时实现自身定位和增量地图创建,是目前AGV定位导航的主流方法。课题围绕激光SLAM开展研究工作,
闭孔泡沫铝作为一种多功能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吸收能量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汽车等领域。它作为汽车关键部件的填充材料,具有良好的安全防护特性和优异的轻量化效果,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分析闭孔泡沫铝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机理,本文围绕闭孔泡沫铝的三维模型建立方法、胞壁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反求、以及单轴压缩和压剪工况下的数值仿真分析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工作:(1)
泊松比是表征材料变形量的重要参数,但是常规材料的泊松比值仅在[-1,0.5]之间。突破传统材料的泊松比范围限制,开发具有泊松比调控特性的超材料,对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三角形和蜂窝点阵结构具有进行平面超材料结构设计的诸多优点,如完备的理论基础、结构简单且易于制备。但目前制备的这类超材料的泊松比范围仅在[-4,1]之间,其泊松比调控能力未充分被发掘。此外,工程中常用的曲面圆
p53作为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几乎在所有的人类肿瘤中都出现功能缺失。目前已有许多p53的激活剂被开发成肿瘤治疗药物,但是由于激活p53对正常组织带来的安全问题限制了其治疗效果。MDM2和MDMX是p53关键的两个负调控蛋白,MDM2与MDMX形成异源二聚体负责p53最核心的调控机制。对于生理状态下MDM2/MDMX异二聚体在成体中对p53的调控作用鲜有研究。肿瘤细胞与周围的基质组织和浸润的免疫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