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从辩证的角度对动机进行了新的阐释。SDT将动机视为具有外部调控和内部动机两个端点的连续体。这一连续体体现了“自我决定”的整个过程或者说是自我调控由外部调控—投射调控—认同调控—整合调控的发展过程。而自我决定就是有关经验选择的潜能,以及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为所做出自由的选择。目前,SDT已广泛运用于心理咨询、情绪、行为障碍和学校教育等现实问题中。国外有关自我决定论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种趋势,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还较为匮乏。研究业已证实,自我决定对个体的积极发展结果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当前大学生的在校发展状况以及出现的各种适应问题日渐引起个体和教育者的关注。希望能够借鉴SDT的理论观点,寻求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据此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业和人际交往是个体的两个重要发展领域。因此,本研究试图从大学生学业和社会交往(友谊关系)入手,探讨做为一种动机形式的自我决定在这两个领域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分为两个步骤:第一,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原始的自我调控问卷进行修订;第二根据修订的问卷考察选取武汉高校大学生在学业和友谊领域的自我决定状况,及其与相应领域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修订后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对于本研究的被试而言,特定领域的自我调控存在两维的结构:自主和外控。即在自我决定的连续体上存在外部和内部两个动机端点。(2)大学生在不同领域的自我决定对个体在该领域的功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业自我决定可以正向预测学生的GPA和学业能力;友谊关系领域的自我决定对其社交能力有正向预测力。(3)大学生在不同领域的自我决定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自主调控水平要高于男生。在GPA、友谊能力两个方面,女生的得分也要显著高于男生。而在自我报告的学业能力上,性别差异不显著。(4)大学生不同领域的自我决定间存在显著相关。(5)大学生的友谊自我决定对学业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但学业自我决定对友谊能力的预测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