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福建将乐国有林场杉木纯林、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杉木马尾松混交林4种混交模式以及幼中近成过5个龄组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经营模式下的杉木人工林灌草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同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区杉木人工林植物物种多样性改善、林地可持续经营、杉木人工林生态效益的发挥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4种混交模式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和Gleason旨数、物种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和Gini指数均为: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纯林。杉木毛竹混交林的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最高。4种混交模式的杉木人工林植物多样性为:灌木层>草本层。(2)杉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5个龄组的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灌木层最小值均为近熟林,最大值为成过熟林,草本层最小值为中龄林,最大值为过熟林,5个龄组间植物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但优势种存在差异。(3)不同混交模式的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为杉木混交林优于杉木纯林;杉木毛竹林的土壤全氮最大,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杉木纯林有机质含量最大,杉木阔叶混交林土壤pH值最大。(4)不同龄组的杉木人工林土壤含水率为成熟林最大,过熟林的土壤容重最大,过熟林的土壤毛管孔隙度最大,过熟林的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最小;土壤全氮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土壤有效磷过熟林最大,中龄林土壤速效钾最大,土壤有机质幼龄林最大,土壤pH值过熟林最大。(5)不同混交模式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物理性质特性不显著相关。不同混交模式的杉木人工林灌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化学性质特征关系显著,其中与全氮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6)不同龄组的杉木人工林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