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喙突移植和输送盘牵张成骨重建下颌髁状突的实验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是人体唯一的联动关节,其机能与咀嚼、吞咽、语言、呼吸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下颌髁状突(mandibular condyle,MC)是颞下颌关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它常因肿瘤、外伤、骨关节炎、关节强直、先天性或发育性畸形等原因造成缺损和破坏,并导致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目前用于整复下颌髁状突缺损和破坏的方法通常操作复杂,且需开辟第二手术区,从而增加了手术风险和患者负担,而其他生物及非生物代用品也存在组织相容性及力学不相容性等问题。因此,探索一种新的避免二次手术取骨的髁状突重建术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喙突(eoronoid process,CP)作为一种骨移植物,已经在临床上应用。由于喙突会影响假关节成形术后的张口度和易导致强直的再次发生,因此,在下颌髁状突的重建术中常予以切除。以往都未曾注意到可直接利用它作为髁突重建的移植材料。自洪民等首次报道应用自体喙突移植重建下颌髁突以来,该方法已被一些临床学者采用。然而,目前关于自体喙突移植后的生物学转归、改建规律以及对下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均为空白,因此无法为其临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苏联学者Ilizarov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项矫形外科领域的新技术。初步临床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内源性组织工程技术(endogenous tissue engineering),输送盘(transport disc)DO术能够重建一个基本满足颞颌关节功能需求的下颌髁状突,且较传统方法具有诸多优势。然而,目前关于输送盘DO术重建下颌髁状突的基础研究极少,无法对这种新的治疗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客观评价。 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拟对运用自体喙突移植和输送盘DO重建的下颌髁状突的大体形态学、组织学、影像学、生物力学性能改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从而为这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在本研究中,首先建立运用自体喙突移植和输送盘DO重建下颌髁状突的成年及幼年动物模型;随后应用大体形态学、影像学、组织学、生物力学性能检测等手段观察重建髁突在体内的改建规律和生物学转归,客观评价这两种术式重建下颌髁状突的实际效果。本研究结果将为临床上应用运用自体喙突移植和输送盘DO重建下颌髁状突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本研究结果及提示: 1.本实验成功建立了运用自体喙突移植和输送盘DO重建下颌髁状突的成年及幼年动物模型。 2.大体形态学、影像学、组织学观察证实,新生髁突通过长期的功能改建,其形态与组织学和正常髁状突相似; 3.对新生髁突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性能测定表明,重建髁突形态与结构的改变对其骨密度和力学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且与TMJ应力环境改变有关; 4.对生长发育期动物下颌骨的测量表明,自体喙突移植和输送盘DO重建下颌髁突对下颌骨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但对下颌骨功能影响不大。其中,功能刺激是下颌骨继续生长的主要原因; 5.自体喙突移植和输送盘DO为需要进行髁突重建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避免异位取骨的有效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 GFs)是否具有成骨、成软骨和成脂的多向分化潜能,同时检测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和地
采用高压反应釜对低变质煤进行不同温度(100℃~250℃)的水热提质,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对不同提质煤进行CO2气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热提质煤样表面形貌发生较大变化,整体结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区域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行区域阻滞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在目前的汽车企业的整车和零部件的生产和物流供应环节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物流协同效率低下,运输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提
为了更好地展现热力分析结果,并更清楚、更通用地论述海上小型堆除氧器汽源调节变化对其汽轮发电机组出力的影响,本文所述的海上堆输入参数和系统配置采用了基于实际堆型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