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思想驳杂,其理论涉及文学和文化的诸多方面。本论文所论述的仅仅只是他所谈论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即他提出的第三世界文学的“民族寓言”问题。
本文也涉及詹姆逊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但并非是对詹姆逊的总体学术思想做泛泛的讨论,而是围绕着民族寓言问题而展开论述,并对有关民族寓言问题作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探讨,以及结合现实和当下形势的发展对第三世界文学作一些更深程度的思索。
本文从詹姆逊提出“民族寓言”问题入手,即他在论文《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做出的那个著名论断:第三世界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即使是关于个人的利比多趋力的文本,有时也包含着对整个民族的艰难叙述。这个问题的提出当然会引起众多学者的争议和讨论,最著名的莫过于艾贾兹·阿赫默德。这些争论从各种角度反映出了詹姆逊的学术背景和学术立场。
以此为切入点,论文先讨论了民族寓言提出的理论背景。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詹姆逊对寓言这种形式做过的许多探索,他把第三世界文学概括为民族寓言,与他自己曾经对寓言做过的探索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则是詹姆逊个人的学术背景——总体化和辩证法思想,这一点应该说是更深一层的原因,它从根本上决定了詹姆逊民族寓言概念的提出。
论文的第三部分对民族寓言问题的提出的直接因素做具体的分析。詹姆逊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做了具体的阐述之后,指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即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一些特点及其局限,当詹姆逊认为处于“奴隶主地位”的美国人不免因为自己高高在上而存在着认识上的残缺,这种认识上的残缺必然导致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些不足。詹姆逊把他寻觅的目光转移到第三世界,以鲁迅的作品为代表的第三世界的文本必然成了詹姆逊所期待的一块抵制的飞地。而詹姆逊所做的这种逻辑上的推理和理论上的探讨也不过是一种乌托邦梦想而已,因为第三世界文学远远比詹姆逊想象的要复杂,以鲁迅的作品为代表的“民族寓言”式的文本仅仅只是第三世界文学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已。况且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第三世界的文学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詹姆逊把第三世界文化笼统地概括为民族寓言,并把它当作抵制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一块飞地,其合理性和不足都是很明显的,这些都是论文第四部分的思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