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警察形象的定位与传播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k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警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设置的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力量。警察良好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主要目的是消除公众由于受不良印象、错误信息、谣传、流言蜚语等的误导而引起的对警察的不友好、不公正的态度,取得公众对警务活动的理解、支持、帮助。 警察的形象建设问题一直是公安机关十分重视的问题,但是警察的形象塑造,很多停留在设想或口号中,即便有具体的操作,往往是零散的、单媒体的、平面的,十分缺乏在一定的理论支持下系统地规划、设计、实施,进而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传播,取得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传播效果。 本文对当前警察形象的塑造和传播现状进行研究,阐明警察形象的构成和基础,结合传播学和公共关系学有关理论,论述警察良好形象塑造和有效传播的必要性,分析形象定位的误区,传播过程的缺陷,探讨警察形象准确定位和有效传播的原则、途径以及警察形象危机的处置对策。
其他文献
期刊
世纪之初,随着我国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地方电视新闻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多频道时代面临多媒体竞争,收视率下降、观众流失,地方电视新闻举步维艰,难以为继。恰在此时,江苏电视台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新闻传媒业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传媒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的传媒还面临着与实力强大的跨国传媒集团同台竞争的挑战。中国的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美国新闻界至今仍占主导地位的新闻报道理念,中国过去对这一观念有很多批评和误解。随着我国市场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客观性原则成为中国新闻
本文将无偿献血作为社会问题,在健康传播的框架下,以议程设置理论、社会建构理论与媒介构造论为理论基础,旨在通过对《人民日报》、《文汇报》、《天津日报》在7个研究年度(1998-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