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农业作为一种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循环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步耗竭的形势下,是人类实现低碳环保、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机茶开发是中国有机农业的典型代表,其健康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作者通过大量的资料查询、机构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结合有机茶认证和推广的工作实践,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在研究有机茶基本理论和国际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中国有机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SWOT分析总结出中国有机茶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中国有机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与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有机农业起步迟,发展慢,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产业政策、市场规模等方面总体上还不够完善成熟。我国的认证认可制度至今尚未与国际接轨,严重影响了我国有机农产品的出口贸易。2.有机茶是我国有机农业的先驱者,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截止2010年12月31日,我国有机茶园(含转换)生产面积为4万公顷,产量3.0万吨,其中出口1.3万吨,内销1.7万吨,认证的企业超过650家。这主要归功于:一是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大大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二是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标准体系的建设,提高了有机茶的产业发展水平;三是专业机构的认证和推广,规范了有机茶的市场和管理。3.我国有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地域发展不平衡、市场认知度不高、政策不稳定、关键技术未突破和国际认可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当前倡导低碳农业,重视食品安全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国有机茶产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作者认为,我国有机茶产业应在吸收国外有机农业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4.结合我国有机茶发展现状,建议政府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开展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加强基础数据调查,突出整体规划;整合各方资源,组建有机茶战略联盟;加大宣传,提高民众对有机茶的认知度;强化对有机茶认证和市场的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争取国际认可,推动中国有机茶产业持续、健康、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