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中语文教材民俗文化资源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ai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发源于社会群体之中,它继承了传统的风俗习惯并随着时代发展仍在不断丰富自身,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台湾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研究其中的民俗文化运用特色,不仅能够使大陆的高中语文课程建设获得借鉴,而且能有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研究主要针对台湾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分析探讨。以台湾地区使用率最高的三民、翰林版教材为例,以钟敬文对民俗的分类方法为基础,划分出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制度民俗与语言民俗四大类,分门别类地归纳了台湾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得出了台湾高中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资源分布的基本数据,探讨了民俗文化资源在台湾高中语文教材中两种存在形式——即以文字、图片为主的显性形式和融汇在课文中、潜移默化传递出民俗文化信息的隐性形式。同时,追踪了这些民俗文化被选入教材的原由。从台湾文化的几种主要组成来看,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主要来源于汉人移民带去的闽南文化、中华民族传统儒家文化和台湾本土居民固有的原住民文化。研究通过对民俗文化来源的追踪,提出三个观点:首先,台湾高中语文教材在民俗文化资源的使用上,具有整合学科,使学科与学科间的壁垒得以排除,从而促进学科之间相互沟通的特色;其次,在鉴赏课文中涉及的民间艺术、民间音乐等民俗事物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贯彻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发展学生美的创造能力;第三,民俗文化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群体在时代的层层积淀下形成的道德思想,在教材中渗透民俗文化,有助于开展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研究在明确教材中渗透民俗文化的价值的基础上,观照目前的大陆高中语文教材,有选文偏重经典文本、装帧设计略有欠缺、助读系统不完整、使用教材时普遍忽略民俗文化资源的现象,通过对台湾高中语文教材在选文编排、呈现方式与使用经验上的分析,明确其值得大陆高中语文教材借鉴的地方。从而丰富语文教材的文化内涵,力求能够引起学生对民俗文化足够的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学习“活”语文。
其他文献
“我感到荣耀、自豪,欣喜若狂”。西班牙血统的法国当代女作家莉迪·萨勒维尔以一票优势获得2014年龚古尔文学奖时,感奋涕零,出此忘情之言。确实,从在《人道报》节图书村为过路人
报纸
目的 调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 运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目的:通过研究高侵袭转移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低侵袭转移性细胞株MCF-7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耐药的相关性,以探讨乳腺癌耐药的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推进,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教学方式做到调整的同时,如果相关教师做到不到提高,对于学生影响也是极大的。目前在一部分高校中,教师还存在专业水
<正>苏北地区滩涂资源丰富,拥有占全国1/4以上的滩涂面积,是非常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同时,其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已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2]。但从目前研究看来,土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