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类籽油的提取工艺与理化特性及主要脂肪酸成分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ee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柚类籽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现在我国每年需从国外大量进口油料资源,因此,积极开发新的油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沙田柚和香柚为试材,优化沙田柚籽油和香柚籽油提取工艺,并对其籽的营养成分与籽油的理化特性及主要脂肪酸成分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以沙田柚和香柚为材料,采用微波辅助萃取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相结合,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试验研究获得沙田柚籽油最佳提取条件:微波辅助萃取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16 min、料液比1:10,籽油提取得率达到46.53%;再以超声波辅助提取功率74 W,提取温度48℃,提取时间40 min,籽油的提取得率达到48.94%。而香柚微波辅助萃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3℃、提取时间14 min、料液比1:10,籽油的提取得率42.76%,再以超声波辅助提取功率74 W,提取温度48℃,提取时间40 min,籽油的提取得率为44.92%。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辅助萃取与超声波辅助提取相结合的方法使沙田柚籽油的提取得率提高了 2.41%,香柚籽油的提取得率提高了2.16%。(2)探讨沙田柚籽和香柚籽相关的营养成分。沙田柚籽中粗蛋白与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为30.76%、48.55%;香柚籽中粗蛋白与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为32.18%、46.98%。两种柚类籽与大豆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柚类籽中粗蛋白含量低于大豆,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大豆。(3)研究两种柚类籽油相关的理化特性。沙田柚籽油呈金黄色,澄清透明,有浓郁油脂香味,在室温下流动性好;籽油的相对密度0.94 g/mL,过氧化值5.41 mmol/kg,酸价 1.08 mgKOH/g,皂化值 190.33 mgKOH/g,碘值 94.53 g/100g。香柚籽油则呈淡黄色,澄清透明,有浓郁油脂香味,流动性好;籽油的相对密度0.89 g/mL,过氧化值 5.02 mmol/kg,酸价1 13 mgKOH/g,皂化值 184.27 mg KOH/g,碘值90.80 g/100g。两种柚类籽油与花生油、大豆油和芝麻油进行了比较,发现沙田柚和香柚籽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油料来源,具有进一步精制、开发的利用价值。(4)研究沙田柚和香柚籽油脂肪酸中的主要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脂肪酸中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沙田柚籽油脂肪酸中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的含量分别为41.03%、20.95%、27.13%;香柚籽油脂肪酸中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的含量分别为 39.29%、21.45%、26.67%。
其他文献
针对电力物资协议库存预测工作仅依靠综合项目计划及人工经验,导致需求预测工作准确率、工作效率、精益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协议库存预测方法,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网络借贷逐渐进入到社会以及校园当中,大学生消费需求的增加使大学生网络借贷日益兴起并蓬勃发展。在大学生网络借贷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对金
“联合制作不仅是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可以把中国文化传递给世界,为国际童书市场带来生机与活力。”在第五十五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期间举办的中外童书
报纸
本文介绍了日本可乐丽公司新近推出的一种新型纺丝方法一溶剂湿法冷却凝胶纺丝法(COSMOS:Customer Oriented Methoe with Organic Solvent)和用此纺丝方法得到的新型聚乙烯醇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诗圣杜甫的那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一定也记得“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样豪迈的句子。自然,我们一定也忘不了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引了这么多古诗文,目的就一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个站在最高处的人,放眼望去,天地万物尽收眼底。那种把天地万物踩在脚下的豪迈感,一定是激励我们不畏艰辛爬上最高处的直接动力吧。  中年之后,我慢
2002年4月,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引进蔬菜新品种黄秋葵进行试种.黄秋葵又名秋葵、羊角豆、咖啡黄葵等,属锦葵科秋葵属中能形成栽培种的一年生草木植物,主要以幼嫩果实供食用,营养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多的便利,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结合当前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合理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城市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环境,如何减少污染成为当前城市设计与规划的主要课题。在此背景下,绿色城市设计、低碳城市规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