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网络的生存性研究

来源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20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电信传送网络向着高带宽和多业务的方向发展。光传送网络的引入使得传送网络获得了潜在的无限带宽。在这样一种高速、多业务的光传送网中出现任何故障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和损失,因此,当前对于网络生存性的研究相比过去更加迫切。   本文在前人大量网络生存性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各个单层网络(包括IP、ATM、SDH、WDM、OTN)的生存性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并对多层网络生存性中的协调机制和保护资源配置方法进行了阐述。   网络的多技术性和结构的分域分层特点,决定了网络的生存性尤其是多层网络的生存性已成为急需突破的网络关键技术。多层生存性技术并不是各个单层生存性的简单叠加,如何建立有效的多层生存性协调机制,以避免不同的单层恢复机制之间的竞争;提高层间备用资源的协作和共享性能,降低保护资源的开销,是多层网络生存性研究中须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因此,多层网络生存性的协调策略就是本文的第一个研究重点,并以IP over OTN这一兴起的网络结构作为多层网络生存性研究的网络模型,具体设计了一种联合二层恢复策略,将其与单层生存性策略在容量及恢复速度方面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比较,验证了这种多层恢复策略的优越性。   对多层网络中空闲资源分配问题的研究是本文的另一个研究重点,针对IP over OTN多层网络结构提出了一种多层网络中能最大共享保护资源的方法。该方法把单层网络保护资源共享的思想扩展到了多层网络的环境中,实现了保护资源在不同网络层之间和同一网络内的同时共享,从而大大减少了保护资源的开销。对该问题使用了整数线性规划模型(ILP)进行描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针对多层网络中“失效扩散”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多层联合的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合理设计上下网络层间的映射关系,保证了下层单链路故障不会同时影响到上层的工作通路和保护通路,在此基础上论文中分几种不同的策略讨论了需预留多少保护资源以保证受影响的业务100%恢复。同时构建了该方法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其他文献
高频通信具有成本低、架设灵活、抗毁能力强等优点,在远距离通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频信道模拟器,使人们可以在实验室中模拟特定的信道环境,方便了高频通信系统的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与仪器技术的发展及深层次的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及以Internet为核心的网络化测控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得人们组建复杂、远程和范围较大的
语音识别是机器通过模式识别过程把人类的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的技术。语音识别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作为一个交叉学科也具有深远的理论研究价值。   本文首先分析
随着室外导航技术的快速发展,室内导航技术也应运而生。尤其是室内即时定位和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其中不同的
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作为提高频谱利用率、解决频谱资源紧张问题的有效手段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它允许认知用户(Cognitive User,CU)利用主用户(Primary U
近年来,随着网络带宽、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的迅速提高,以及各种视频信息处理技术的出现,视频监控进入了全球数字化的网络时代。随着微电子、通信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
随着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应用领域对视频图像的实时压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高效的压缩算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运动估计作为实现视频压缩的核心技术,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