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人类向信息和知识的社会迈进。信息化的加速推进,给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体育将由全面竞技化时代向社会化时代过渡,同时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些将给体育院校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体育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严峻的挑战。高等体育院校应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办学模式,拓宽办学渠道,优化办学体系,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初步探讨了21世纪初叶我国高等体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和师资队伍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现状,并探讨了当前英国伯明翰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学院、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体育与娱乐系,美国春田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的现状,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如下:1.当前我国加入WTO、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都将给我国体育院校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体育院校面临着经费紧张、学生数量增长、就业压力增加等困境,对体育院校的教师和人才培养规格等提出新的挑战。2.我国高等体育本科专业经过四次大的调整,日趋科学化、规范化,但有的专业不具备不可替代性,因此专业应及时调整、合并。其次要注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3.发达国家高等体育院校专业设置较为宽泛,课程设置以社会需求为主导方向,其课程设置增强了学科综合化的趋势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4.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要在21世纪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首先高等体育院校要确立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办学思路。体育院校要重新调整办学功能,尽快实现由单一办学功能向多种办学功能转变。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大力打造办学特色,努力提高办学活力,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