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初年,南京国民政府政局不稳,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社会各界对当时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诸多不满。为了使高等教育良性发展,为国家社会发展培育人才,南京国民政府当局对全国范围内的高等教育进行了整顿,依次出台了一系列整顿政策,并对高等教育的整顿标准与整顿建议均进行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山西省高等教育在数量分布、经费来源、师资构成与院系设置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的管理权也系于地方之手。随着“中原大战”的爆发,被阎锡山锁死的山西省高等教育的大门逐渐被打开了。“滞后整顿”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整顿山西省高等教育的基调,整顿的阶段性特征也较为明显。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山西省高等教育的整顿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时,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大学组织法》以及《大学规程》开展了对公立大学学校名称的整顿,又依据《私立学校规程》对山西省私立大学进行了立案管理。并依据《整顿学风令》对当时山西高校学潮进行了强力压制。在第二阶段时,以“教育视察”为主要依据,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山西省高等教育展开全面整顿——选派视察人员戴夏与余森文到山西进行视察。山西方面对此次视察表现淡漠,视察结果汇编于《教育部督学视察山西省教育报告》,主要涉及教育行政系统与院系设置及改进建议、教育经费和师资队伍现状及改进意见等。依据此报告,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山西省高等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针对性整顿。关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山西省高等教育整顿的效果,从整顿前时人的忧虑与期待以及整顿后山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成果的对比中,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其整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