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周炎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是导致牙齿缺失的主要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是牙周病学研究热点。牙周炎患牙的部分牙根表面牙骨质暴露于牙周袋内,感染后会发生结构性和理化性变化,严重影响牙周功能性细胞在牙根表面的生长和附着,阻碍牙周组织再生修复。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fibroblasts,hPDLFs)是构成牙周韧带的重要细胞,在牙周致病菌及其毒性产物作用下会发生直接损伤或引发免疫应答反应,导致牙周组织破坏。本研究主要观察内毒素对hPDLFs增殖及IL-8分泌的影响;不同方法处理牙周炎患牙根面牙骨质后内毒素水平变化及其根面处理后的牙周炎牙骨质片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为选择临床牙周炎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实验其目的、方法和结果如下: 实验一:内毒素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IL-8分泌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s,LPS)对PDLFs的影响及IL-8的分泌情况。 方法:本实验分为五组,PDLFs组(阴性对照组)、1μg/ml LPS组、10μg/ml LPS组、100μg/ml LPS组、200μg/ml LPS组。各组细胞进行培养,MTT法观察细胞增殖变化。24h,96h ELISA法检测IL-8分泌情况。 结果:与PDLFs组比较,10μg/ml LPS促进PDLFs增殖;200μg/ml LPS抑制PDLFs增殖;24h:200μg/ml LPS组促进IL-8分泌,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96h:100μg/ml LPS、200μg/mlLPS组促进IL-8分泌,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结论:不同浓度的内毒素对PDLFs增殖、IL-8分泌合成释放有调节作用。 实验二:根面处理牙周炎患牙根面牙骨质后内毒素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处置牙周炎患牙根面牙骨质后内毒素水平变化。 方法:选择临床上正畸拔除的健康的前磨牙6例,重度牙周炎拔除的后牙36例。每颗牙进行编号,依分组根面处理后于釉牙骨质界下2mm制成2片4mm×4 mm×1 mm的牙骨质片。健康牙为阴性对照组,36颗牙周炎患牙每颗牙中1个牙片不进行根面处理,为牙周炎组。其余36片牙周炎牙片随机平均分成6组: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planning,SRP)组、SRP+抗菌肽A组、SRP+抗菌肽B组、SRP+EDTA组、SRP+ Nd∶YAG激光组和SRP+Er∶ YAG激光组。显色基质鲎试剂检测每个牙片内毒素浓度。按照编号记录每颗牙齿内毒素浓度,计算每组每个牙周炎患牙处理前后内毒素浓度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牙周炎组相比,各处理组内毒素浓度有不同程度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SRP组相比,SRP+抗菌肽A组、SRP+抗菌肽B组、SRP+Er∶ YAG激光组,内毒素浓度显著下降(P<0.01);SRP+EDTA组、SRP+ Nd∶ YAG激光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不同方法处理牙周炎患牙根面均可降低内毒素含量,抗菌肽A+SRP处理牙周炎根面降低内毒素含量最多。 实验三:根面处理牙周炎患牙根面牙骨质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处理牙周炎患牙根面对PDLFs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实验二根面处置的牙周炎牙骨质片(6组)及健康牙牙骨质片与PDLFs共培养,ELISA检测24h时上清液IL-6、IL-8、TNF-α水平。 结果:(1)与SRP组比较:其余组IL-8、TNF-α含量均低于SR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抗菌肽A+SRP组IL-6含量与健康牙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除SRP组,其余根面处理组IL-8含量与健康牙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 Nd∶ YAG激光+SRP组与Er∶ YAG激光+SRP的TNF-α含量与健康牙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抗菌肽(A、B)、Er∶ YAG激光、Nd∶ YAG激光、EDTA联合SRP处理组IL-8、TNF-α含量均少于SRP组,其IL-8含量组间无差异。抗菌肽A+SRP在处理组中IL-6含量最低。Nd∶ YAG激光+SRP在处理组中TNF-α含量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