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现场调查掌握南昌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疾病分布特点;探讨影响南昌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识别高危人群;提出适合南昌特色的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控策略与措施,为制定符合南昌市实际情况的高血压防控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南昌市4个城区中12个街道办事处或乡镇的36个居委会共10562例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法,对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10562例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病人数2276例,患病率为21.55%,标化患病率为14.9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3.43%,女性患病率为19.79%。8286例非高血压患者中,检出血压正常高值居民5545例,检出率为52.50%,标化检出率为54.78%,男性检出率27.80%,女性检出率24.70%。高血压的流行特点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χ~2=20.730,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高呈上升趋势(χ~2=1574.829,P<0.05);4个城区以青云谱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最高(χ~2=41.629,P<0.05);不同婚姻状况居民以丧偶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χ~2=297.189,P<0.05);不同职业居民以无业或待业人群的患病率最高(χ~2=240.049,P<0.05);学历较高者的患病率明显低于较低者(χ~2=243.159,P<0.05);不同医保类型者以城镇职工医保者患病率最高为(χ~2=222.605,P<0.05);有家族高血压史者(χ~2=237.728,P<0.05)和家族冠心病史者(χ~2=55.525,P<0.05)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没有家族史者。单因素χ~2检验还发现,三餐是否规律、饮食口味、刷牙频率、每天睡眠时间、每日乳及乳制品摄入量、是否关注营养标签、性格、紧张、BMI指数与高血压患病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316,95%CI:1.183~1.464),年龄大(OR=1.925,95%CI:1.846~2.008),城镇职工医保(OR=1.198,95%CI:1.031~1.392),紧张(OR=1.681,95%CI:1.470~1.923),超重(OR=1.729,95%CI:1.543~1.938)或肥胖(OR=3.024,95%CI:2.471~3.701),有家族高血压史(OR=2.518,95%CI:2.235~2.836),有家族冠心病史(OR=1.402,95%CI:1.085~1.812)是南昌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OR=0.926,95%CI:0.878~0.976)是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南昌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血压正常高值检出率高于全国水平;不同城区高血压分布不一致;高血压的人群分布与其它地区比较,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重点为紧张因素和超重或肥胖。建议南昌市高血压的防控宜以社区为单位、以全科医生为骨干、以消除或减少居民心理紧张和控制体重的干预措施为中心、以针对“不同城区、不同文化程度及有家族高血压和冠心病史”人群和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为重点、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为原则,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抓手,构建具有南昌市特色的高血压社区干预计划,同时将传统的社区干预措施与先进的技术理念相结合,探索“互联网+高血压社区防控”新模式,切实做好南昌市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控工作,有效降低居民高血压患病水平,保障居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