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营业税与增值税两税并行的税收政策,各行业税负不均和重复征税等现象逐渐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进行了税制改革。2012年1月1日,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改增”的试点,并首次在上海实施,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将“营改增”的试点范围扩大至其他省、直辖市。2016年5月1日,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及生活服务业这四个行业也纳入“营改增”的范围,营业税彻底走出中国的历史舞台。建筑企业“营改增”牵连甚广,关联的上下游行业众多,情况较为复杂,本文以X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阐明其在“营改增”后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分析“营改增”前后X建筑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化,进而为建筑企业提出应对策略,并对税务机关提出建议。本文首先梳理近些年的国内、外文献,并以营业税、增值税的概述为基础,分析建筑业“营改增”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然后,以X建筑公司为例,介绍建筑企业的财务特征,指出建筑企业在发票管理、进项税额抵扣、资金流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再分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主要财务影响,包括收入、成本、税负、资产、负债等,通过测算认为,“营改增”后,以目前现有的环境,采用一般计税法时,建筑企业由于进项税额抵扣严重不足,企业税负会增加,成本费用相应也增长,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实行增值税有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向建筑企业提出应对策略,建筑企业要加强发票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财务、税务一体化;做好本企业的增值税培训;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人工成本;劳务公司强强联合,成为一般纳税人企业;规范供应商管理,选择好的供应商;与分包商谈判,降低成本费用等,同时,政府机关应做好“营改增”的全面部署,加大宣传力度,推出过渡时期优惠政策,以推动税制改革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