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采用批评语篇分析(CDA)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中国电视节目脱口秀中存在的机构性权力,以及这种机构性权力与脱口秀节目中话论转换的关系,与脱口秀节目的机构性语境和与中国的社会环境的关系。以“鲁豫有约”和“锵锵三人行”节目录音的详细听写稿为语料,本篇论文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进行了批评语篇分析。Fairclugh(2001)的从“三个维度”进行批评语篇分析的框架亦被应用于本篇论文CDA分析的两个层面。
通过对中国电视脱口秀的微观层面的语言学研究和宏观层面的社会学研究,本论文揭示了其中不平衡的权力关系。这种权利关系在参与者的话语互动中构建起来,并且通过参与者所使用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然后这种权力关系又在规约的语言行为中再生,在电视脱口秀中,主持人往往是通过控制节目节奏、发展方向、讨论深度等掌握话语权。当然,由于社会因素或是一些语言策略的使用,嘉宾也可以拒绝这种权利关系以获得“反权利”。这样说来,不平衡的权力关系是在节目的进行当中不断改变和调整的。
本篇论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批评语篇分析的方法展现了人们在电视脱口秀这种半机构性语篇中是如何运用各种语言策略的。第二,为在中国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下,电视脱口秀的制作和参与提供了另一种视角。第三,也为此类电视脱口秀语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详细的语料和批判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