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分析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方法比较的Meta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W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老年骨折具有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目前尚无中国大陆老年骨折住院患者的大样本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另外,桡骨远端骨折作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其不稳定性骨折的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掌侧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架,但二者的治疗效果孰优孰劣仍未成定论,本文目的在于了解我国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和规律,以及比较掌侧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架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  研究方法与数据:通过建立的2001-2012年全国范围的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数据库的病例信息进行中国大陆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以及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对比两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法的疗效。  研究主要结果:本课题数据库共纳入440045例(男性233476例,女性206569例),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住院骨折患者以髋部与椎体骨折为主(38%),近年占所有老年骨折的比例有所下降;男性老年骨折患者人数稍多于女性,但是女性经典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住院人数还是远高于男性;老年骨折住院患者的年龄分布呈“双下坡”趋势,并且随年份有向50-64岁年龄段的集中趋势,而经典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住院患者年龄则向80-89岁发展;老年骨折患者的住院费用逐年增加,男性患者费用高于女性;Meta分析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与外固定架相比,掌侧锁定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早期功能恢复,但是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功能并无明显差异,然而掌侧锁定钢板由于手术并发症而需要的再手术率高于外固定架。  研究结论:本文阐述了中国大陆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和规律,可以看出无论是经典骨质疏松相关骨折还是老年其他部位的骨折的住院患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老年骨折无疑是需要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过程中在选择掌侧锁定钢板和外固定架的治疗方法时要作出谨慎决定,并且要根据患者主观需求和客观的骨折特点情况作出最合适的治疗决策。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小鼠心肌补片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一种用于进行心肌修复研究的小鼠心肌补片模型。方法C57BL小鼠共60只,麻醉后行气管插管,经左侧第4肋间开胸,于左心室前侧壁行部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