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是农牧业并存过渡的生态脆弱地带,近年来土地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开展农牧交错带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研究,一方面为区域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丰富土地承载力的研究体系,探索更加合理的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研究方法,服务土地资源管理。本文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作为研究区,运用叠加分析法摸清其受资源环境本底要素影响下的土地适宜建设开发区域;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在充分考虑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特殊性的基础上,通过特尔菲法选定评价指标并确定各指标权重,确立以土地资源为基础,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为支撑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经过运算得出以县域为单元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为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本文依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土地部分)》对研究区进行评价结果验证分析,同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类型差异分析及应用分析。通过开展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内蒙古农牧交错带29个旗县(市、区)中3个旗县(市、区)承载力状态为危机,12个旗县(市、区)承载力状态为警戒,10个旗县(市、区)承载力状态为一般,4个旗县(市、区)承载力状态为良好,土地综合承载力呈半饱和状态,具有一定的承载潜力;(2)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以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为系统层,以建设开发适宜性等15项指标为指标层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其结果用《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土地部分)》技术方法进行再评价验证后,拟合情况较好,得出本研究采用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用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研究科学可行,对于类似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有较强的借鉴性;(3)利用叠加分析法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相关要素的空间分布图进行分析后,得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建设开发适宜性结果,结果表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建设开发适宜区面积达695.9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83%;(4)内蒙古农牧交错带29个旗县(市、区)无各项指标都较优或都很差的地区,各地都受不同因素指标共同影响,单系统状态较好或较差不会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结果起决定作用,只有各个系统协调度高的才能得出良好承载状态,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综合承载力取决于子系统状态及各系统协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