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本质主义文化观视角下的称呼语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称呼语在日常生活和许多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怎样称呼他人成为了许多学者的研究趋势。选择合适的称呼语来开始一段对话能够使交际顺利地进行,因此称呼语的选择十分重要。众所周知,在所有的文化中称呼都是普遍的现象。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对称呼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国外研究中,Brown和Gilman(1960),Ford(1961),Ervin-Tripp(1972),Friedrich(1972),Wilson(1990)都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称呼语进行了相关研究。国内对称呼语的研究主要是在社会学,语用学,称呼语转换和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进行。例如,高春明(2005)研究了权利和平等关系理论下称呼语的人际功能;周卫东(2007)对比了汉英称呼语的差别。纵观中外的历史研究,绝大多数研究都是本质主义文化观视角下进行的。本论文将研究非本质主义文化观视角下的称呼语。Holliday(2004)在非本质主义文化观视角下对跨文化交际进行了研究,研究分三个主题进行:身份、他者化、再现。在非本质主义文化观视角下,文化是动态的、多样的、开放的并且相互交叉的。人们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文化差异。同样,跨文化交际不仅是不同国籍间的人们的交流,也包括无论是社区、阶层、职业、性别等不同的所属群体间人们的交流。非本质主义文化观集中于文化的复杂性和流动性。本论文重点研究非本质主义文化观视角下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选择机制。本研究从三个主题展开:身份对称呼语选择的影响、他者化对称呼语选择的影响和再现对称呼语选择的影响。由于每个人不只有一个身份,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身份的协商和构建对称呼语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影响。他者化是阻碍交际的主要因素。他者化表现在把交际的另一方看作“另类”即与自己不同的人并且被定势、偏见和文化主义的观念所左右。在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选择要避免落入他者化的误区中。再现是指他者化的观念通过大众媒体、专业话语或者日常交际时刻影响着我们。再现对称呼语选择的影响通常是不容易被察觉却真实存在的。本篇论文以美剧、小说和日常交流中的现象为语料,从身份、他者化和再现三个方面的影响研究称呼语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选择机制。研究表明,在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选择和使用极大程度上受身份,他者化,再现几方面的影响。同时,在称呼语的选择和使用中,注意几方面内容,例如:(1)依据在交谈过程中发现的对方身份来选择称呼语而不是按照想当然的认知。(2)人们不只属于一个群体并且由多个身份。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称呼语的选择应该考虑一个人不同的身份的影响。(3)尽量克服思维定势、偏见、文化主义,以免落入他者化的圈套。(4)注意在社会中媒体、政治和机构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导致我们用特定的方式看待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本论文从非本质主义文化观视角对称呼语的研究丰富了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研究方向,同时避免了本质主义文化观视角下研究容易出现的过分概括化和过分简单化的问题。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为不同社会群体间的称呼行为提供一定借鉴作用,同时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正确的选择称呼语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其他文献
在现代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建设中,给排水作为市政工程的基础项目之一,其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现状、优化措施等进行浅析。
随着商业竞争的不断深入、市场需求的波动变化,如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实现零售行业供需匹配将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京东商城的供应链体系为依托,在详细分析SCOR模型的基础
由英國長老會傳教士紀多纳(D.MacIver)1905年完成,1926年出版的《客英大辭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Hakka-Dialect as spoken in Kuangtung Province)是傳教士編寫
在知识爆炸时代,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诸多的影响因素使得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变得异常复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者应该
西方经典企业并购理论可主要归结为使总价值增加的效率理论、自大理论、代理问题和再分配理论。为检验这些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本文分别采用会计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 ,对中国
硒元素具有保健作用,因而富硒农产品备受人们关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富硒地区可能存在重金属威胁。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土壤硒含量、农田重金属含量以及富硒地区硒与重
螺旋藻高密度培养最重要的条件是光照、温度、培养液pH值、营养元素的合理供给、流动、排氧等,通过控制这些指标即可控制产量。绝大多数螺旋藻需较高的碱性培养环境,适应范围
近期中央召开宣传工作会议,县级融媒体建设成为重要议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响应中央号召,各地都开始新一轮的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探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各种原因,县级融
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其外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具动态性变化,或增强,或减弱。学习动机一旦减弱,会导致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下降、学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汉语在国际政治、经济方面的地位愈加重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迫切希望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汉语国际传播和推广的相关研究也向纵深化发展,对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