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T5通过ACAT1调节前列腺癌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oe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Sirtuin 5(SIRT5)是NAD+依赖的III类蛋白质去乙酰基酶,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尚未报道。因此,我们研究了SIRT5对前列腺癌的作用,以探索SIRT5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首先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了解57例前列腺癌组织中SIRT5的表达情况。我们发现,Gleason评分>7的患者组织中SIRT5的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7的患者的组织表达水平显著不同(P<0.05,R>0)。此外,通过通路筛选相关实验表明,SIRT5调节了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活性,进而调节了MMP9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在质谱分析中,我们找到了可以与SIRT5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1(ACAT1)蛋白。作为SIRT5的底物,ACAT1受SIRT5调控,并且SIRT5通过ACAT1调节MAPK通路的活性。这些结果表明,SIRT5通过ACAT1促进了MAPK通路的活性,促进了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总而言之,以上结果表明SIRT5表达与前列腺癌的进展密切相关。了解潜在的机制可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目标和方法。研究方法:1.本研究中检查的前列腺癌标本共57例,均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年限从2013年至2017年,并得到病理科两位老师的诊断,进行严格的Gleason评分。该研究得到中国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获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2.本研究所使用的细胞系(LNCa P和PC-3)均从上海细胞库(中国上海)获得,并使用不含抗生素的10%胎牛血清(FBS)的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将LNCa P和PC-3细胞在37℃,5%CO2恒温箱中培养。3.质粒构建和转染的实验中,我们采用SIRT5 si RNA,ACAT1 si RNA,及其对照si NC;Flag-SIRT5质粒,其对照是Flag-p CMV6以及ACAT1的过表达质粒ACAT1-3Flag及其对照GV141。使用Lipofectamine 3000试剂转染细胞,72小时后用免疫蛋白印记实验检测转染效率。4.免疫组织化学采用链霉素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法(S-P法)进行免疫组化。将组织切片与SIRT5兔多克隆抗体一起在4℃孵育过夜。在37℃下添加二抗30分钟。用苏木精将细胞核染色10分钟,并在显微镜下观察SIRT5蛋白的表达。χ2检验用于确定SIRT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5.蛋白质印迹实验首先使用裂解缓冲液用于提取细胞的总蛋白。然后,我们添加了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的混合物,裂解液的体积为细胞沉淀体积的四倍。通过SDS-PAGE分离蛋白质(35μg),并转移至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膜)。将膜用5%脱脂牛奶封闭至少2 h,然后在4℃下与适当的一抗孵育过夜。然后将其与过氧化物酶偶联的二抗在37℃下孵育1小时。使用增强的化学发光法可视化蛋白质。使用Image J软件定量评估每个条带得到其灰度值,并使用Prism 5.0软件对灰度值进行比较。6.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使用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在7900HT快速实时PCR系统中以20微升的总体积进行q RT-PCR实验。离解步骤用于产生解链曲线并确认扩增特异性。使用2-ΔΔCt方法计算相对于β-肌动蛋白的基因表达。7.MTS增殖测定是将SIRT5表达上调或下调的细胞接种到96孔板中(3000个细胞/孔)。每种处理因素设置5个副孔,并在10%FBS中培养。加入20微升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基甲氧基苯基)-2-(4-磺基苯基)-2H-四唑盐(MTS)溶液以检测细胞活力。在黑暗中于37℃孵育1小时后,使用酶标仪在490 nm波长处测量每个板的颜色强度。根据该方法制备了五个相似的细胞的96孔培养板,每天选择一个板进行MTS测试。8.集落形成试验是将处理因素处理过的细胞以每孔800个细胞的密度接种到6孔培养板中,并在细胞培养箱中培养10-14天,当菌落大致长至2mm收集六孔板。将每个孔的细胞用磷酸盐缓冲盐水(PBS)洗涤3次,用预冷的甲醇固定10分钟,再用PBS洗涤3次,最后用结晶紫染色10分钟,并放置自来水中30分钟。捞出干燥后,手动计数菌落。9.Transwell实验分析是将过表达或者低表达的SIRT5蛋白以及其他处理因素处理过的前列腺癌细胞(每100μL中有105个细胞)接种到Transwell小室,放置在24孔板中,培养基中血清浓度为20%。在24小时后,收transwell小室,以观察其迁移能力。穿过膜的细胞用结晶紫染色,干燥并手动计数。10.免疫荧光是将适当数量的细胞接种在共聚焦的培养皿中,在含有10%FBS中培养,用4%多聚甲醛固定15分钟,然后用0.1%Triton X-100处理10分后用3%的牛血清白蛋白封闭至少2小时。接下来,将细胞与SIRT5一抗或ACAT1一抗在4℃下孵育过夜。第二天除去一抗后,用PBS洗涤3次,并与二抗在37℃黑暗中孵育2小时。用于线粒体的Mito SOX红色线粒体超氧化物指示剂标记线粒体。细胞核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10分钟。最后,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获得随机细胞图像。11.免疫共沉淀(Co-IP)分析是将所需的细胞系接种在两个10厘米细胞培养皿中。细胞长满后,将其裂解并在4℃下以12000 rpm离心15分钟。接下来,将60μL琼脂糖A/G珠子添加到上清液中,并旋转震荡至少2 h。然后将混合物在4℃1000rpm下离心5分钟。将上清液分为两部分,在一部分中加入目标抗体(每毫克蛋白加2微克抗体),在另一部分中加入抗小鼠/兔Ig G。将混合物在旋转振荡器中,4℃摇动过夜。第二天,将25μL琼脂糖A/G磁珠添加到每个试管中,并在4℃下孵育6小时。接下来,洗涤细胞裂解物,后加入2X Loading Buffer,在沸水中加热10分钟,后进行免疫印迹分析。12.活性氧检测法使用探针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测定前列腺癌细胞中的活性氧(ROS)水平,其与细胞内氧气结合形成高荧光化合物二氯荧光黄(dichlorofluorescein)。用SIRT5质粒或si RNA转染48小时后,将细胞与10μM DCFH-DA一起在37℃,5%二氧化碳的细胞培养箱中黑暗培养20分钟。用冷PBS洗涤细胞3次以去除过量的荧光探针,计数,并添加至96孔板(104细胞/孔)。在488nm处测量吸光度。13.对于抑制剂的使用,采用以下药物处理细胞:SIRT5 inhibitor 1,SIRT5的特异性抑制剂,浓度为0.1μM,处理6 h;K-604 dihydrochloride,一种有效的ACAT1的特异性抑制剂,浓度为0.4μM,持续处理6 h;MG-132,蛋白酶体抑制剂,可以有效防止26S蛋白酶体水解,其浓度为18.5μM,持续处理24小时。14.本研究使用了以下数据库:cBio Portal(www.cbioportal.org),Oncomine(www.oncomine.org)和the Human Protein Atlas(www.proteinatlas.org)数据库。cBio Portal数据库用于分析前列腺癌中的SIRT5突变,并确定这些突变是否有意义。使用Oncomine和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来分析SIRT5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15.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4.0版(中国北京)进行χ2测试进行统计分析,或使用Prism 5(Graph Pad,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荷亚)进行分析。在相同条件下,所有实验至少重复独立地进行三次。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为了研究SIRT5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我们对57个随机选择的前列腺组织切片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SIRT5不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根据Gleason评分标准对57个组织切片进行评分。在Gleason评分等于7时,前列腺癌组织有两组:(3+4)和(4+3)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7)。同样,在Gleason评分为6和7的组织中,SIRT5的表达也没有显著差异(P=0.396)。此外,评分为8和9两组的表达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262),因此将评分为8和9的归为一组。并且,将评分8和9合并为一组时,SIRT5蛋白表达与评分为7(P=0.028)和评分为6(P=0.001)的组显著不同。因此,我们得出结论,SIRT5表达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有关。在cBio Portal数据库中,我们发现SIRT5基因在前列腺癌中发生了突变,并且大多数的突变为深度缺失突变和错义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与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但是,在我们的目前已知的数据中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忽略了SIRT5基因突变对前列腺癌的影响。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中确定了SIRT5表达增加的62种不同肿瘤细胞系。在PC-3细胞(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前列腺癌细胞系)中,这种增加与其他肿瘤细胞系相比,增加较明显。与其他肿瘤细胞系相比,在Shankavaram Cell Line(Oncomine)数据库中,PC3细胞中SIRT5表达的也较高。2.基于以上发现,我们接下来研究了SIRT5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选择LNCa P和PC-3细胞系进行这些研究。进行细胞增殖实验和菌落形成实验以评估SIRT5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在两种细胞系中的测定结果一致,即上调SIRT5表达可促进细胞生长,当SIRT5表达下降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表明SIRT5可以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在Transwell迁移实验中,SIRT5蛋白在LNCa P细胞中过表达后,细胞迁移能力得以增强。另外,在下调SIRT5蛋白表达后,LNCa P细胞迁移能力降低。在PC-3细胞中获得了相似的结果。此外,SIRT5降低了ROS的水平。这些结果表明SIRT5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起到促进肿瘤的作用。3.为了了解SIRT5蛋白如何影响前列腺癌细胞,我们进行了蛋白质印迹分析。SIRT5蛋白下调导致细胞周期蛋白D1蛋白(与细胞周期有关)和MMP9蛋白(与迁移和侵袭有关)显著降低。另外,MAPK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的活性被显著抑制。当SIRT5过表达时,MAPK信号通路蛋白的活性和下游功能蛋白的水平增加。这些变化与体外增殖和迁移实验的结果相呼应,并证明了SIRT5蛋白参与调节前列腺癌中的MAPK信号通路以发挥促肿瘤作用。为了明确是否是SIRT5改变而发挥的作用,我们添加了SIRT5的特异性抑制剂,发现MAPK信号通路受到抑制,相关功能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在si-SIRT5处理的细胞中增加SIRT5的表达后,相关蛋白的表达也增加了。4.为了研究SIRT5如何影响MAPK信号通路,是否直接影响MAPK信号通路?我们进行了质谱分析。结果表明,ACAT1可以与SIRT5发生相互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此发现并确定SIRT5是否在基因或蛋白质水平上调节ACAT1,接下来进行了q RT-PCR实验以及Western实验。无论LNCa P细胞中转染或者干扰SIRT5,ACAT1m RNA的水平均未改变,在PC-3细胞中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表明SIRT5不调节ACAT1 m RNA水平。基于这些发现,我们将重点转移到蛋白水平的调控上,发现在干扰LNCa P细胞中SIRT5的表达后,ACAT1的蛋白水平降低,而SIRT5的表达增加后ACAT1的蛋白水平升高。相反,在改变ACAT1表达后,SIRT5蛋白水平没有改变。在PC-3细胞中也获得了相同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SIRT5可以在蛋白水平上调节ACAT1的表达,但ACAT1不能调节SIRT5的表达。在SIRT5的表达降低并添加了MG-132之后,ACAT1蛋白的表达没有显著增加,说明SIRT5并不通过蛋白酶体途径调节ACAT1。在LNCa P和PC-3细胞中进行的Co-IP实验表明,SIRT5和ACAT1在体外相互结合。通过共聚焦实验证实了结果,该实验揭示了蛋白质SIRT5和ACAT1共定位在细胞的线粒体中。5.鉴于以上结果,我们了解了SIRT5蛋白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在SIRT5正常表达下,沉默ACAT1蛋白也可以抑制LNCa P和PC-3细胞中的MAPK信号通路。接下来,我们探索了LNCa P和PC-3细胞中这些蛋白质与MAPK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与对照组和仅用flag-SIRT5转染的细胞相比,通过si RNA-ACAT1和flag-SIRT5的共转染降低了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降低了下游功能蛋白Cyclin D1和MMP9的表达。在添加ACAT1蛋白的特异性抑制剂后,这种抑制现象更为明显。干扰ACAT1后还抑制了SIRT5在MTS、集落形成和Transwell迁移实验中的功能。此外,当SIRT5蛋白的表达降低时,转染ACAT1恢复了相关蛋白的表达。总体而言,这些结果表明SIRT5通过ACAT1调节MAPK信号通路,并在前列腺癌中具有促进肿瘤的作用。结论:1.SIRT5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高表达与肿瘤Gleason评分相关。2.SIRT5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3.SIRT5调节MAPK信号通路。4.SIRT5与ACAT1结合并调节其表达。5.SIRT5通过ACAT1调节前列腺癌细胞的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以及血糖升高,视力逐渐或突然下降,严重情况会导致失明,其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和微血管病变是主要发病原因。糖尿病可诱导神经节细胞等细胞的神经凋亡,这些改变可能与小胶质细胞反应性变化、神经保护因子减少等多种因素相关。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变薄现象,甚至在可见的微血管病变出现之前,就已经发生明显的区域性缺失。因此研究有效
目的:细胞稳态是细胞生理活动的基础,细胞稳态的失衡极易诱导细胞走向肿瘤化或是凋亡。因此探究细胞维持稳态的机制是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维持细胞稳态,细胞自生存在一系列的机制,例如细胞周期检验点、自噬等方式。细胞周期检验点的存在使得细胞可以暂时停在各个时期以便修复细胞损伤、等待外源刺激信号消失或等待生长因子、激素和营养的供给。自噬则是通过自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后降解和再回收多种细胞成分,例如长
目的: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是指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证实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但冠状动脉内血流速度减慢的现象。前期研究证实,CSF患者心脏功能已出现损害,更为严重者可导致致死性心律失常等恶性心血管事件。因而CSF患者应给予早期干预。由于目前关于CSF机制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机制不清,目前临床没有规范的治疗方法。目前
目的: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全球性的重大疾病之一。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之一。尽管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人群也向年轻化发展。大约90%的甲状腺癌是高分化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尽管甲状腺乳头状癌通常是惰性的,预后良好,但疾病的恶性进展以及局部复发仍是其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更加深入地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过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研究的进步,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手术、药物,免疫、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广泛用于肿瘤的治疗中,虽然可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但依然无法实现肿瘤的完全治愈。阐明恶性肿瘤细胞形成发展机制,对肿瘤的预防及治疗至为重要。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但晚期病例预后仍较差,且发病率升高和年轻化趋势也越来越显著。研究子宫内膜癌形成发展的分
目的:骨水泥成形术在恶性骨病中应用广泛,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临床上应用较多,止痛效果良好,但骨水泥对于肿瘤的影响不明确。在诸多潜在并发症中局部骨质破坏进展(local bone-destruction-progression,LBDP)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远期情况。另外,评价骨水泥分布目前无统一标准。本研究通过回顾PVP手术患者相关临床及影像资料,提出一个合理、简易的评价骨水泥分布的方式,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病死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侵袭性生长、复发和转移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发生的EMT现象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简称EMT,指的是上皮细胞性的癌细胞发生了向成纤维细胞或间充质细胞表型的转变,表现为细胞极性消失,细胞骨架重排,
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则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占病例总数的80-85%。手术切除、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放疗仍是临床上治疗NSCLC的主要方法。尽管如此,在大多数患者中首次发现该病时,通常处于晚期,总体生存率较低。因此,识别新的致癌或抑癌基因对预防和治疗NSCLC具有重要意义。Wnt信号通路在人类恶性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为口腔鳞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口腔鳞癌患者的治疗方式大多采用以外科手术为主,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为辅的综合序列治疗。尽管口腔鳞癌的治疗手段在逐渐的发展进步,其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却在过去的数十年内未得到显著的提高。鉴于此,针对口腔鳞癌的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对于口腔癌的治疗至关重要。TMEM16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钙激活氯通道,是跨膜蛋白
目的:儿童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而儿童肥胖可能是代际传递的结果。代际传递被定义为“一代人所经历的与下一代健康、成长和发展有关的条件、暴露因素和环境因素”。生命早期是子代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且对外界的暴露因素敏感性强,而超重肥胖代际传递的主要表现形式便是母亲孕前超重肥胖导致子代超重肥胖。生命早期多种因素,尤其是非遗传因素可能会影响母婴超重肥胖代际传递,但研究较少且尚未有定论。虽然母亲孕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