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满舞蹈作为原始宗教萨满教仪式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本文将研究的视点聚焦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仪式中的舞蹈活动,考察其在中国当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存在和发展状况。通过对萨满舞蹈结构形态的研究,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阐释,探讨萨满舞蹈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功能,揭示萨满舞蹈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生存中的地位与意义,以及文化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文主要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剖析萨满舞蹈的结构形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中“结构-功能”研究的理论研究萨满舞蹈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同时,借鉴人类学田野考察的方法,对北方少数民族萨满舞蹈的基本形态、典型特征和深层结构进行分析,做出判断,试图解决萨满舞蹈与人类生存之间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本文分四个部分展开:渔猎民族萨满舞蹈结构及功能分析、游牧民族萨满舞蹈结构及功能分析、农耕民族萨满舞蹈结构及功能分析、萨满舞蹈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中的渔猎民族、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萨满舞蹈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本研究从萨满舞蹈的表层形态入手,逐层深入地探入其深层结构,考索萨满舞蹈的结构体系,并以此为据探讨萨满舞蹈在渔猎民族、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萨满舞蹈结构是各民族在自身生存方式修辞化表达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萨满舞蹈结构的本质即各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生存方式本身。与这一结构形态相应的,萨满舞蹈在萨满教仪式中发挥着对生存方式叙事和表达的功能;并且通过与整个萨满教仪式其他要素结合形成的整体对人们生存观念产生影响,间接起到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作用。因此,萨满舞蹈的结构与功能之间是一种对应的辩证关系。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北方民族的原始的萨满舞蹈发展变异为渔猎民族萨满舞蹈、游牧民族萨满舞蹈、农耕民族萨满舞蹈等三种迥异的形态,便是萨满舞蹈结构与功能之间对应的结果。因此,萨满舞蹈结构与功能的本质及关系问题的研究,不仅对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萨满舞蹈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对于传统萨满舞蹈作为文化遗产在当代受到合理保护有所助益:同时,在舞蹈文化研究领域,对舞蹈文化现象的研究接近本体与核心区域,亦是有价值的探系,而且对于反思与解决当今舞蹈功能弱化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外,萨满舞蹈强调注重“结构追随功能”地从事舞蹈文化建设,对于当代中国舞蹈承担起自身的文化责任,为建立民族健康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