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微课程设计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u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学习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与自主化。微课程短小精悍、灵活方便,高度契合新时代学习的特点,从而一出现便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研究表明,问题解决能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中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国内外针对数学问题解决和微课程各自的研究已有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针对微课程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具体应用研究还较为缺失。因此,对高中数学问题解决型微课程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不仅能够提升高中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而且对一线教师关于问题解决教学的变革也至关重要。结合笔者个人的教育实习经验,本论文从高中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入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教学设计要素。在对相关概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出微课与微课程概念的不同之处,继而在借鉴国内外关于微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总结出微课程的设计过程。再以建构主义理论、碎片化学习、自主学习、细化理论为理论基础,最终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即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微课程设计研究。具体研究如下:首先,在对国内外关于数学问题解决和微课程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高中数学问题解决与微课程结合的国内研究现状,这也是目前此类研究较为缺失的方面。同时对数学问题解决、微课程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进行概述,从而使得本论文的研究更加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其次,通过对数学问题解决与学习、微课程各自要素的分析得出,两者的相似之处都是在于问题,通过问题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目的。继而在此基础上对数学问题解决型微课程进行了概念界定和总结出其设计模式。最后,选取了深圳市一所高中高二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选题、设计思路和制作三个角度入手设计了部分问题解决型微课程,并选取其中两个案例——《余弦定理》、《函数y=Asin(ωx+φ)图象》进行教学实验,旨在于对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类微课程设计模式的实际应用,再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高中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型微课程的高度认可,从而初步验证出此类微课程设计模式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魏晋时期,在河西地区聚居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和西域胡人,他们人数众多,时叛时降。他们与汉族交错杂居,对河西地区影响深远,使魏晋时期的河西走廊呈现出多种民族聚居的居民结构
酚醛纤维是七十年代发展的新型耐燃有机纤维,它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与以水为主的树脂、橡胶有亲和性及柔软手感的特点,是理想的制造填料的原材料。1982年起,我们开始研制以酚
文章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背景,分析了集体林区发生的两个重大转变,以此为出发点,对我国传统生态保护政策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初步结果认为,我国传统生态保护政策与集体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生活方式离不开团体,人的心理适应主要是人际关
中国话剧的现代性诉求,长久以来被简单地界定为晚清以降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在戏剧领域作用的结果。从早期话剧的本体出发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话剧在其形成期就体现出一种文化品
背景:临床有一些方法治疗牙齿缺失比如假牙和牙齿种植,被认为有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问题。鉴于生物学和生物材料科学的发展,最近牙齿组织工程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的:综述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