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硝酸盐和六价铬是水体中两种重要的污染物,它们的同时存在,既加重了环境破坏作用,又加大了治理难度。目前对于硝酸盐和重金属离子的同时去除多采用化学法,但该方法投入成本较高,而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本论文对好氧反硝化菌TAD1同时脱除硝酸盐和六价铬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好氧反硝化菌TAD1为螯台球菌属,分离自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生物滴滤系统。菌株TAD1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为琥珀酸钠、硝态氮,由于Cr(Ⅵ)的存在,菌株的稳定期会延迟,且Cr(Ⅵ)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对数期。菌株TAD1对Cr(Ⅵ)的去除是在微生物具有活性的前提下,主要依靠自身生长代谢活动完成;与培养状态下菌株还原Cr(Ⅵ)相比,培养后的菌体细胞和菌体代谢液处理效果差很多。铜、锌、镍离子的单种共存都会抑制菌株还原Cr(Ⅵ),且多种离子共存时,会加大抑制程度,但加入可降解吸附材料后,菌株对Cr(Ⅵ)的还原率会提高。考察了C/N、初始Cr(Ⅵ)浓度、温度、pH、转速对菌株TAD1同步脱氮除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N的增大,硝酸盐和六价铬的去除速率和去除率都增加,且在较低C/N条件下,微生物脱氮更容易被抑制。当C/N为15时,菌体生长量最大,脱氮率达94.53%,15mg/L的Cr(Ⅵ)可以实现全部去除;随着初始Cr(Ⅵ)浓度的增大,硝酸盐去除速率和去除率都减小,而Cr(Ⅵ)的还原速率随着初始Cr(Ⅵ)浓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当浓度为15mg/L时,还原速率最大,最初12小时达到1.01mg/(L·h);并且,温度在45-50℃,pH在7-9、转速在150-180rpm更利于菌株TAD1同步脱氮除Cr(Ⅵ)。在优化条件下,分析测定了COD、总氮、总铬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菌株TAD1对COD、总氮、总铬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6.99%、37.50%、14.82%,部分氮素转化为了N2或N20, Cr(VI)主要还原为溶解性的Cr(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