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系统崩溃过程的分析与控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e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实中许多复杂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越来越紧密、复杂。这些复杂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系统外部和内部的干扰。一旦复杂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系统崩溃而不能正常工作,由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危害将在系统内部扩散,最终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丧失其应有的功能。现实生活中复杂系统崩溃而造成巨大损失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深入研究复杂系统的崩溃过程,并探讨相应的控制策略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利用控制理论、系统理论以及复杂网络等理论对复杂系统的崩溃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工作与内容如下:(1)给出了复杂系统崩溃过程的分析方法。根据现实生活中复杂系统崩溃的案例,总结崩溃过程的特点,将复杂系统的崩溃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崩溃初期与崩溃扩散期。崩溃初期是环境要素与子系统性能共同作用,直到初始崩溃出现的阶段。利用控制论以及系统理论,本文给出崩溃初期的分析方法。崩溃扩散期是初始崩溃在整个系统中扩散的阶段。针对崩溃扩散期的特点,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本文给出了崩溃扩散期的形式化描述模型。此外,以胶济铁路火车对撞事故为例,分析了初始崩溃(T195火车出轨)的各种致因及改进措施,同时对崩溃扩散过程(T195火车与5034火车相撞)进行了建模。(2)给出了复杂系统崩溃扩散过程的离散状态模型。现实生活中许多复杂系统的状态是离散的,而且许多连续状态的系统演化机制不明确但若从宏观上把握系统的崩溃扩散过程,系统状态也可以看成离散值。基于崩溃扩散过程的形式化描述模型,结合这类复杂系统崩溃的特有特征,本文提出了复杂系统崩溃扩散过程的离散状态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解析分析方法。从模型参数、系统拓扑结构以及系统结构复杂性增加三个方面分析了它们对崩溃扩散过程的影响,而且给出了几种控制崩溃扩散的方案并探讨了各方案的效果。(3)给出了复杂系统崩溃扩散过程的连续状态模型。现实生活中大量复杂系统的状态值与状态变化均是连续的,基于崩溃扩散过程的形式化描述模型并参考几个存在的连续状态崩溃扩散模型,本文给出了复杂系统崩溃扩散过程的一种考虑冗余系统的普适性连续状态模型。从模型参数、冗余策略以及系统结构复杂性增加三个方面分析了它们对系统崩溃扩散过程的影响,并从外部资源调用的角度,给出了控制崩溃扩散的资源分配策略并分析了各策略的有效性。(4)以关联基础设施为案例,给出了关联基础设施崩溃扩散过程的分析方法。基础设施中,天然气网的子系统状态演化与邻居子系统的状态相关,符合复杂系统崩溃扩散的形式化描述模型,而电网的子系统状态演化受到系统中其它所有子系统状态以及系统拓扑结构的影响,不符合形式化描述模型。本文以关联的电网与天然气网为例,分析它们的崩溃扩散过程,重点仿真分析了基础设施之间的关联影响,而且给出几种控制崩溃扩散的方案,并探讨了各个方案的效果。
其他文献
本次改造在研究了企业原有裁断设备的基础上,针对皮革剪裁距离误差过大、裁切速度过慢等问题,设计了以三菱FN系列PLC为控制核心的新型皮革裁断机,同时基于自由设定剪裁长度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社会用电增速放缓,能源结构向更低碳的燃料转型,这对我国的电力市场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力市场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进行分
2010年6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按照"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的原则进行全面清理。本
目的探讨耳石振动治疗仪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外半规管壶腹嵴帽结石症(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cupulolithiasis,HSC-Cu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2例确诊为HSC-Cup患者
开关磁阻电机(SRM)以其结构简单、坚固、低成本、高容错运行能力、低速高转矩特性、和高温运行能力等优点,目前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也包括适用于航空和汽车上的起
进入21世纪,我国比较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笔者试图通过对顾明远先生比较教育“名”与“实”的分析,探究其比较教育思想,以期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有一定启发。
适应性是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而学习适应更是学生成长和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在初高中衔接阶段进行学习适应的调查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有助于了解新生学习适应的基本情况,
继控制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与办公自动化后,设备维护信息化与自动化已成为水电站建设和改造的焦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大型电厂陆续开展“状态检修”系统建设,在机组状态监
分析热壁炉的特性,从安全方便可靠经济的角度研究新型热壁炉烘炉技术和传统烘炉技术的先进性,阐述新型烘炉技术能够严格实现烘炉温度与烘炉曲线的线性关系,保证气化炉耐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