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氧化法制备聚吡咯(PPy)及其热电性能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c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吡咯(PPy)由于无毒环保、成本低、资源丰富、热导率低、空气中稳定性好等特点,成为一种具有潜在应用的有机热电材料,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但是PPy的本征电导率和Seebeck系数都相对较低,且热稳定性能也较差,使得PPy热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受到极大地限制。针对上述PPy存在的问题,本论文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通过掺杂和复合来提高PPy的电输运性能从而改善其热电性能,系统研究不同有机酸(β-NSA、TsOH)、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SDBS)和无机碳材料(MWCNT、rGO)对聚吡咯的形貌、电输运性能、热电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规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利用TsOH和β-NSA作为掺杂剂时制备PPy,都可以有效提高PPy的热电性能,这两种有机酸不仅可以作为掺杂剂掺杂到PPy链上,而且可以作为模板诱导PPy形成更加有序的链结构。当TsOH作为掺杂剂时,单体py与TsOH摩尔比为1.0:1.25时,PPy的热电性能最优,在300 K时ZT值取得最大值0.37×10-3。当β-NSA作为掺杂剂时,单体py与β-NSA摩尔比为1.0:0.45时,PPy的ZT值在300 K时取得最大值为0.62×10-3。由此可知,β-NSA作为掺杂剂时,PPy的热电性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主要是因为β-NSA结构中有大共轭结构,其作为掺杂剂进入PPy链中,可以增强PPy分子链的共轭程度,改善载流子的迁移,从而使得PPy的热电性能得到提升。同时掺杂TsOH和β-NSA也可以改善PPy的热稳定性。通过改变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浓度制备PPy,SDS和SDBS不仅可以作为软模板改善PPy的形貌,而且可以作为掺杂剂进入PPy链。当SDS作为软模板时,SDS最佳浓度为0.025 M,ZT值在325K时取得最大值为0.23×10-3。SDBS作为软模板时,SDBS的最优浓度为0.030 M,ZT值在400 K时取得最大值为0.17×10-3。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测试结果表明,两者形成的PPy微观形貌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SDS和SDBS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即HLB值不同。SDS的HLB值为40,SDBS的HLB值为10.638,因此SDS的亲水性较好,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尺寸较大,导致PPy的颗粒尺寸较大,而SDBS的亲油能力较强,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胶束尺寸较小,同时SDBS分子结构中的苯环会对胶束起到稳定作用,因此形成PPy的颗粒尺寸较小。同时由于SDS和SDBS在高温下的分解温度的不同,SDS会加剧PPy的分解,而SDBS会改善PPy的热稳定性能。由于SDBS分子链较长,空间位阻效应大可以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因此选择SDBS作为分散剂,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作为复合材料制备PPy/MWCNT和PPy/rGO复合材料。当MWCNT作为复合材料时,复合量为7 wt%时,PPy的热电性能最优,ZT值在300 K时取得最大值1.411×10-3,是纯PPy的22倍。当复合rGO时,复合量为9 wt%时,PPy的热电性能最优,ZT值在325 K时取得最大值1.534×10-3,是纯PPy的24倍。聚合物复合材料中存在的渗流现象限制了MWCNT和rGO的复合量,因此必须控制MWCNT和rGO的含量以得到具有最佳热电性能的复合材料。同时由于MWCNT和rGO都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而且通过π-π相互作用形成PPy-MWCNT和PPy-rGO的三维网络限制PPy链的热振动,从而改善PPy的热稳定性。
其他文献
在盆栽条件下,试验设置腐植酸复混肥用量分别为T1(0 g/株,对照)、T2(25 g/株)、T3(50 g/株)、T4(100 g/株)、T5(150 g/株)、T6(250 g/株)6个处理,研究了烤烟干物质积累以及钾吸收的变化规
RbcL基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基因,其序列是分子系统学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分子标记之一。利用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了茶树紫阳种RbcL基因744 bp的序列。对来自山茶
禽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Hydropericardium-Hepatitis Syndrome,简称为HHS),主要由Ⅰ群血清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V-4)感染所引起,以心包积液、肝组织损伤等为主要特征。该病1987年首次在巴基斯坦安卡拉地区爆发,因此又称之为禽“安卡拉病”。目前该病在世界多个国家均有流行,造成严重影响。2015年,该病在中国许多
具有高电压和高容量的铁基氟化物(FeF_3和FeF_2)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然而,较差的电子导电性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其离子导电性也仍需进一步提高。纳米片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铁基氟化物纳米片的储能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从电子和原子尺度上系统地研究铁基氟化物纳米片的表面结构及其与金属原子的电化学反应机理,为设计新一代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电极材
给出了Hilbert空间中Lipschitz单调映像变分不等式解的迭代格式,证明了其收敛性.作为应用,证明了Hilbert空间中Lipschitz伪压缩映像的强收敛定理,扩展了已知的相关结果.
为应对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具有经济、高效、规模化的燃煤电厂CO_2减排技术刻不容缓。目前工业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胺法吸收CO_2工艺还存在着吸收容量小、再生能耗大等缺陷,针对此本文开展了基于有机胺的多元混合体系吸收CO_2的实验研究,从混合胺和有机胺相变吸收两条路径出发,研究探索了提升吸收剂捕集CO_2性能的改进方案,分析得到了几种综合性能较优的有机胺多元混合吸收剂,为改善现有的燃煤电
深色织物用涂料/活性一浴法取代深色涂料两浴法染色工艺,克服了原工艺流程长、废水多、成本高和色变大等缺点,但工艺中需控制好碱剂用量、染料浓度、焙烘温度和粘合剂浓度等
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对细胞生长、组织分化和发育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因最终是通过核糖体将遗传信息表达出来,所以核糖体在整个生物体的基因表达中扮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