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爵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在伪满洲国时期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时人评价说,他是一个“罕见的精力充沛的作家,在他的作品深处,有着纪德、福鲁贝尔(今译福楼拜)的余味”[1],因此爵青获得了当时唯一的“知性作家”的称号。但遗憾的是,一直以来现代文学研究界对这样一个重要的作家缺少应有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爵青作品的分析,挖掘作家在日伪殖民的特殊时期,内心深处的挣扎与矛盾,自我救赎后的绝望与崩溃,进而反思作家的写作心态与创作思想。本文在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力图做到对爵青的研究有突破性的进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更新爵青研究的阐释框架,使得爵青在文学史上的面貌更为清晰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