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2重组蛋白与真核表达质粒免疫特性的比较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f8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于全虫抗原来源十分有限,疟疾病疫苗的研制以亚单位疫苗为主,其中,重组蛋白是疫苗的主要来源.DNA免疫技术为疫苗研究开辟了新领域,疟疾DNA疫苗的发展较为迅速,以激发CTL为主的疟疾红前期DNA疫苗已取得进展.红内期是疟原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有效的红内期疫苗对于减轻临床症状、减少死亡具有重要意义.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2(HRP2)是红内期重要的保护性抗原,其在整个红细胞内阶段几乎都有合成,HRP2与疟色素的 形成关系密切,是疟虫体内游离血红素发生聚合的重要始动因素.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HRP2编码基因的主要片段,原核表达制备了HRP2重组蛋白,同时构建了包含相同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在此基础上,免疫接种BALB/c小鼠,观察两种类型的疫苗在诱导小鼠免疫应答中的不同特性.结果表明,在该实验系统中,HRP2重组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各自具有较为不同的免疫特性,其所激发的抗体在滴度、特异性、体外保护性能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HRP2重组蛋白疫苗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而相应的DNA疫苗还有待深入研究和提高.
其他文献
该研究用商品化的链亲素-生物素偶联系统,将抗原抗体反应的专一性同PCR技术高 敏感性相结合,建立了弓形虫循环抗原免疫-PCR检测技术,与ELISA法相比,极大地提高了 敏感性.在该
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是疟原虫不能在大劣按蚊体内发育成熟的主要表型。目前推测,与冈比亚按蚊一样,大劣按蚊黑化包被约氏疟原虫可能也是由PPO级联反应介导,但缺乏直接证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