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单支Petri网的可达性判定方法及改进的可覆盖性树的构造算法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etri网是一种系统描述和分析的工具。在Petri网的诸多性质研究中,可达性研究大概是最基本的一个动态性质研究。可达性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研究Petri网其他动态性质的基石,许多其他问题都可以通过可达性问题来叙述。因此,可达性判定问题是Petri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有两种较为成熟的方法—矩阵方程、可达性树或可覆盖树可对Petri网的可达性进行分析,但是这两种方法却各有其局限性。对于第一种方法,一般来说由于ω符号的存在而受到局限,不能解决可达性和活性问题,也不能确定一个引发序列是否可能;而第二种方法也存在局限性,首先,矩阵A不并不能完全恰当的反映出Petri网的结构,其次,在引发向量中也缺少序列的信息。 本文首先从局部入手,对活的Petri网的一种子网——活的单支Petri网的可达性判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个结论并加以证明,从而给出了对活的单支Petri网的可达性进行判定的方法。然后从全局入手,对加权无界Petri网进行研究,找出了不能仅靠可覆盖性树对无界Petri网的可达性进行判定的原因,即:可覆盖性树为了用有限形式表达一个具有无限个状态的系统的运行情况,引入了一个标识无界量的ω,这样当库所中的标识数在Petri网的运行过程中趋于无限增长时,就用ω来标识向量中的第j个分量,由此覆盖所有这类标识。但ω这个无界量的引入却导致了无界Petri网运行过程中的某些重要的信息的丢失,从而使得我们不能使用可覆盖性树来分析无界Petri网的各种动态性质。 基于通过使用某个关于正整数的表达式去代替代表任意正整数的ω来减少这种“跨度”的思想,本论文对可覆盖性图的节点作了一些适当的改良,通过将可覆盖性树中的节点细化为:序列节点、复制节点、准复制节点的方法,从而令无界Petri网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丢失减小,为一个任意的Petri网(包括无界Petri网)的可达性判定方法提供了依据。但是本研究所提出结论的的不足之处在于:只是绝大部分在准复制节点处可达的标识在其准复制源节点处也是可达的,并不是所有部分,因此这种特性就使得我们为保证可达性判定的严谨而必须要进一步对准复制源节点及其子孙节点作特殊处理,从而保证剩下这绝小部分的标识(即在准复制节点处可达而在其准复制源节点处不可达)不被遗漏。而采用什么样的特殊方法来进行处理就是我下一步要继续深入研究的。
其他文献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而聚类作为数据挖掘重要的一个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智能Agent的研究已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热点。尤其是许多专家学者一直希望在现实世界里构建一个自主、具有推理能力的Agent,其中一个主
自从1994年Adleman用DNA链解决一个简单有向哈密顿图问题以来,DNA计算已经形成国际科学前沿领域内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引起许多不同学科学者们的兴趣。DNA计算机的研制需要诸
随着因特网通信业务量的不断膨胀,如何有效地在QoS约束下寻找具有最小网络费用的多播路由树成为研究的热点。论文主要研究基于蚂蚁优化算法的具有QoS约束的分布式多播路由算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Internet技术的长足发展导致了大量图像的出现,如何有效地、快速地从大规模图像数据库中检索出所需的图像是目前一个相当重要又富有挑战性的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人们逐渐从信息匮乏的时代走入了信息超载(Information Overload)的时代。推荐技术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工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共享成为信息时代的新需求。数据共享要求数据不但是可访问的,而且必须是可持久的。在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展示和处理时,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日益发展,车辆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监控、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车辆识别包含了运动车辆检测、车辆型别分类、车辆跟踪以及车牌识别等内容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监督的学习,这时利用给定的训练样本进行分类或模仿:另一种是非监督的学习,这时只规定学习方式或某些规则,而具体的学习内容随系统所处的环
基于SIP协议的服务可以用在市话和长途电话技术、在线消息和即时消息、I.Centrex/Hoste.PBX、语音短信、一键通话、多媒体会议等。SIP的提出和发展为IP电话技术的成熟和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