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法》强调:“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同时明确:“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尽管有这个强大的背景,广东各地区的普通初中里,老师的教学却显得是越来越艰难,为什么?义务教育呗,免学、杂费啊!相当于是免费读书啊,所以部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度是越来越低了,作业的完成更是成为老师头疼的一个大问题,出现了抄袭、百度答案甚至于交白本或者不交作业等令人忧心的现象。这些给老师的作业批改工作带来了新高难度,老师无法较为全面地去了解学生课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展开进一步的针对性教学。遇到好一点的情况就是孩子老老实实把作业交上来了,但是,老师辛苦改后发回去,孩子们却直接丢进抽屉,眼光都没在批改后的作业上瞧上一眼。面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这种烦恼,笔者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以期提高初中化学作业质量,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刺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希望能够为学生逐步创造一个自主愉快的作业旅程。论文完成的前提在于拜读和借鉴了大量国内外化学教学前辈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借鉴了他们的宝贵经验,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融合,从而构建起论文的框架。在尊重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前提下,展开对中学化学作业设计及批改方式的探究和创新,把作业和生活进行有机结合,让化学知识能够来源于生活之余同时回馈到生活中,并且尝试将化学作业与其他学科进行携手融合,比如让化学作业以音乐的形式呈现,让化学作业以美术的形式呈现,最终的目的是寻求多种趣味性、刺激性的作业形式来让学生自主、快乐地接受的作业。当然,批改方式随作业的布置方式来“看菜吃饭”,给学生呈现不同的有趣的批改模式,让作业成为老师和学生交流的真实桥梁。为了让探究有数据依据,我对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九年级的75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并用两个平衡班级进行了试验及对比。论文包括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简单概述本研究的来由及背景,阐述传统作业形式,肯定传统作业精华部分的同时指出其弊端,从学生的反应(包括行动和情感)及教学的效果来阐述必须改变和创新的理由;并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现实价值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展开对国内外作业布置及批改形式的现状的分析及创新探究。第三部分是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的阐述。第四部分对创新模式作业的实验探究。将新型作业模式实施于真实的教学过程中,期许能够让学生能够自愿快乐地完成作业,深切地感受化学知识带来的乐趣,把作业当成一件乐事。第五部分针对的是创新作业模式的跟踪及结果分析。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设计实验班和对比班,对作业的过程及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第六部分是对本论文探究的总结及反思。从学生的行动反馈及考试成绩来看,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正面成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多元化作业实验探究活动,通过实验前测、中测及后测的分析,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兴趣及学习成绩都较对比班有明显进步。但是毕竟本人学业水平及精力有限,况且也没有对高中其他年级进行详细的实践证明,所以本课题提出的方法及策略有待进一步的考察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