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采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首次获得了由大小点组成的新型超四边形斑图,并对其形成条件、演化机制、微观动力学行为以及随放电参数变化的特性规律进行了研究。
实验发现:随外加电压的升高,放电斑图经历四边形——准超点阵斑图——超四边形斑图——六边形的演化顺序。通过对其时空相关性测量,发现它由两套不同的四边形子结构相互嵌套、交替振荡而成,一套由大点构成(L),另一套由小点(S)构成,在每个电压周期内遵从着S-L-L-S-L-L的谐振振荡序列。
通过对超四边形斑图空间傅立叶谱的分析,研究了其形成过程中不稳定模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时空对称性破缺规律。发现超四边形斑图是由三波共振选择而来。在其演化过程中,空间对称性满足从低到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规律,而时间对称性与之相反,遵守从高到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规律。
首次提出了存在于放电中的两种斑图形式——放电丝斑图和壁电荷斑图,并讨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斑图形成的影响。发现壁电荷斑图作为放电丝斑图的空间周期性初始条件,对超点阵斑图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了放电边界对四边形斑图以及超四边形斑图形成、演化、微观动力学行为以及斑图特性的影响。发现边界形状的选择对斑图的演化顺序、微观动力学行为影响甚微,但对超四边形斑图的稳定条件、形成数目却有着重要影响。
本工作结果,对促进非线性超点阵斑图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推动斑图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学以及实现放电斑图在众多领域的工业应用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