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协整分析及实证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我国交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中供给主要研究了道路里程;需求主要研究了汽车保有量,客运需求和货运需求。通过道路里程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协整分析,表明:道路里程中,公路里程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铁路里程和经济发展之间却不存在任何的协整关系。通过汽车保有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协整分析,表明:无论是载客汽车还是载货汽车都和经济的发展存在协整关系。货运需求分析,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用来描述货运周转量由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动态过程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所有估计系数具有建模时设定的符号;并且货运周转量、工业生产总值和运价之间存在唯一的长期稳定关系;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影响货运需求的主要因素,而且几乎要求货运以相同的速度增长;运价变动对货运需求的短期影响不明显。短期预测模型不仅具有令人满意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而且具有结构稳定性。客运需求分析,首先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关于客运需求的误差修正模型,接着用递归回归法和邹检验相结合对客运进行阶段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客运周转量、GDP、城市人口比例、和运价之间存在唯一的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经济的增长和人口是影响我国客运需求的主要因素,价格对客运需求的短期影响不明显;客运需求各影响因素的强弱在1990年发生显著变化,分阶段的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说明各影响因素的具体变化情况。
其他文献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之一,它由个别行业扩展到社会的整个领域。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复杂化,对开发效率、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信息系统建设
供应链协同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崭新的和最为现实的选择模式,它强调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注重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归纳了供应链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持续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图书馆的形态向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转变,成为新型的复合图书馆。图书馆不应再是简单的资料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