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注射液对FBSS兔模型形态学观察及CTGF表达的影响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9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滴注当归注射液观察椎板切除术后兔模型形态学、组织学及CTGF染色阳性颗粒面积表达的影响,探讨当归注射液对于预防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机理,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对48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模型组:生理盐水+明胶海绵;B对照组:玻璃酸钠+明胶海绵;C实验组:当归注射液+明胶海绵。各组兔模型行L3棘突及一侧的椎板切除术并对椎板造成0.5cm×0.5cm大小缺损,A组术区仔细止血后剪取与硬膜裸露区相应大小的明胶海绵并滴注1ml生理盐水并轻轻覆盖在裸露区硬膜外。B组术区仔细止血后剪取与硬膜裸露区相应大小的明胶海绵,并在其上均匀涂抹玻璃酸钠1mg轻轻覆盖在裸露区硬膜外。C组术区仔细止血后剪取与硬膜裸露区相应大小的明胶海绵并滴注1ml当归注射液并轻轻覆盖在裸露区硬膜外。于术后第2周、4周、6周分别处死动物,切取手术区域整段脊柱包括椎体、脊髓、硬脊膜、少量骶棘肌进行形态学观察,评估瘢痕粘连程度,组织学观察及测定瘢痕中CTGT阳性颗粒面密度。   结果:术后各测量时间段,生理盐水用药组大体观察与玻璃酸钠用药组、当归用药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CTGF阳性颗粒面密度值测定,实验第2周时,当归用药组、玻璃酸钠用药组均与生理盐水用药组比较(P<0.05),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而当归用药组与玻璃酸钠用药组比较(P>0.05),两者间无差异性。实验第4周时,当归用药组、玻璃酸钠用药组均与生理盐水用药组比较,(P<0.05),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当归用药组与玻璃酸钠用药组比较(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当归用药组、玻璃酸钠用药组对预防粘连仍然都有效,但是玻璃酸钠用药组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阳性颗粒面密度均值小于当归用药组,这也就说,玻璃酸钠用药组的作用优于当归用药组。实验第6周时,生理盐水用药组与玻璃酸钠用药组比较(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生理盐水用药组与当归用药组比较(P>0.05),两者间无差异性,而当归用药组与玻璃酸钠用药组比较,(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这时当归用药组已经无治疗效果,而玻璃酸钠用药组仍有效。   结论:实验2周内当归注射液与玻璃酸钠比较,两者对于预防瘢痕粘连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可减轻硬膜外粘连,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加速局部血肿及炎性物质的清除等作用来完成的;而随着时间延长在实验第4周和实验第6周时,其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及瘢痕形成的作用较玻璃酸钠无明显优势。故当归注射液还不能作为预防FBSS的首选材料。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斛芪浸膏对金黄地鼠口腔粘膜的刺激作用和对60Co辐射损伤大鼠涎腺形态及功能的影响,为抗放射反应中药复方斛芪含片的研发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口腔粘膜刺激程度评分以及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评定复方斛芪含片对口腔粘膜的刺激性。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为3组,复方斛芪含高剂量组(high dose group)、复方斛芪含片低剂量组(low dosage group),赋形剂对照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是一种难治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曾经被认为“不是癌症的癌症”。国外有报道认为IBD的患病率大约为100~200/10万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手段,系统分析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以期对脑梗死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做出客观的评价。  方法:检索VIP、CNKI、万方电子数据库、Pub med从建库至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