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CCI)SD大鼠模型,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和氟代柠檬酸两种药物,比较不同配伍方式下两种药物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制备CCI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18只,C组:生理盐水组;L组:罗哌卡因组;F组:氟代柠檬酸组;LF组:联合罗哌卡因和氟代柠檬酸组,于第7天在大鼠硬膜外腔留置导管,于实验第8天和第11天各组分别由硬膜外导管注射生理盐水50μL、1%罗哌卡因50μL、1nmol/μL氟代柠檬酸50μL、及同等浓度罗哌卡因与氟代柠檬酸各50μL。分别观测各组大鼠在实验第0、7、9、11、12、14天各组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水平(PWT),在实验第0、7、14天免疫组织化学观测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大鼠患侧脊髓背角的表达,并分析0、7、14天大鼠PWT值与GFAP表达水平二者之间相关性。结果:PWT结果,第7天与第0天比较,各组大鼠PWT值均有所降低;第9、11、12、14天与第7天比较,C组无明显变化, L、F、LF组PWT值均有所升高,LF组较L、F升高更明显,L组较F组升高更明显。GFAP表达结果,第7天与第0天比较,各组大鼠GFAP表达均有所增高,第14天与第7天比较,C组无明显变化,L、F、LF组GFAP表达均有所降低,LF组较L、F组降低更明显,L组较F组降低更明显。相关性分析,大鼠PWT与GFAP表达结果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大鼠PWT值随GFAP表达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结论: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氟代柠檬酸或联用两种药物均可以减轻CCI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效果为罗哌卡因较氟代柠檬酸好,联用组最好,罗哌卡因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与抑制脊髓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