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主要采用行为学研究方法,联合IOR和空间Stroop范式,通过Stroop冲突在线索化位置和非线索化位置上的效应量的大小及变化,来揭示空间注意加工中返回抑制对高级认知加工的影响以及定向网络和执行网络之间的作用机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论文在实验设计上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考虑:(1)实验刺激呈现在视野的上方和下方,以避免在对靶子刺激进行反应时,Simon效应干扰空间Stroop效应的测查;(2)空间Stroop冲突可能发生在语义编码阶段,也可能发生在反应编码阶段,实验试图分离空间Stroop的语义成分和反应成分,以便进一步考察线索化位置上的空间Stroop效应量减少的机制。论文总共包括两个系列研究:研究一主要考察返回抑制是否会对空间Stroop效应量的大小产生影响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包括三个实验。实验1中刺激呈现在视野的水平方向,并且中央线索化刺激作为被试间变量出现,结果发现,当只有在有中央线索化条件下的时候,才会发现IOR,这说明返回抑制可以对空间Stroop产生影响;实验2为了避免Simon效应对空间Stroop效应的干扰,刺激呈现方式由水平改为垂直方向,结果,与靶子刺激出现在非线索化位置上相比,出现在线索化位置的时候,空间Stroop的量减少,此外,还发现被试对线索化位置上的刺激的反应时间要慢于对非线索化位置上的反应时间;实验3测查了空间注意加工过程中,从易化到抑制的加工过程中,线索化位置和非线索化位置上的空间Stroop效应量的变化。研究二主要目的在于了解线索化位置上的空间Stroop减少的机制。实验结果发现,返回抑制更多的是抑制了空间Stroop的反应加工,而这一结果和颜色Stroop的加工特点不同,它们更多的涉及到的是抑制标签对语义冲突的调节。综合上述结果,本论文发现,返回抑制会对空间Stroop产生影响,空间Stroop效应量的大小在线索化位置上会发生减少,而这种减少是由于返回抑制中的抑制标签的作用,这种抑制标签阻止了空间Stroop刺激和其相关反应的激活,并且在空间注意加工中,抑制标签抑制的更可能是反应水平的加工,而在非空间注意加工中,抑制标签抑制的更可能是语义水平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