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组B群脑膜炎奈瑟菌fHBP为载体的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j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 Nm)是专一人致病的革兰阴性双球菌,依据荚膜多糖的化学和免疫学性质,可分为13个血清型(A、B、C、D、H、I、K、L、X、Y、Z、29E、W135)。95%以上的病例为A、B、C、Y和W135五个血清型所致。尽管A、C、 Y、W135群的荚膜多糖(TI-2抗原)免疫原性弱,但将其与蛋白载体结合后(转变其为TD抗原),可以诱导出满意的保护性。B群荚膜多糖是[N-乙酰神经氨酸-α-(2-8)],其免疫原性弱,且为自身抗原,即使与蛋白载体结合也不能取得良好效果。至今,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疫苗是预防B群菌株暴发流行的唯一选择,但是这类疫苗有株特异性(strain specific),只对流行菌株有保护性。Nm全基因组测序后,运用反向疫苗学(reverse vaccinology)的方法,发现了数个在所有B群Nm中均较保守的蛋白,免疫原性强,且保护性明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fHBP(factor H binding protein)。以该蛋白为主要成分的疫苗正进行临床试验。本研究以重组B群脑膜炎奈瑟菌外膜蛋白fHBP为载体与C群多糖(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GCMP)共价结合,制备结合疫苗,免疫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针对B群和C群脑膜炎奈瑟菌的杀菌抗体,评价该重组蛋白作为结合疫苗载体的可行性及针对B群Nm的交叉保护性。研究方法是扩增fhbp并连接至(?)pET30a(+)表达载体上,转化至E.coli BL21(DE3), IPTG诱导表达,镍亲和层析柱纯化rfHBP, CNBr活化法将rfHBP与GCMP共价结合,制备结合疫苗,免疫小鼠,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GCMP抗体和rfHBP抗体滴度,TTC法检测结合物诱导的分别针对B群和C群Nm的杀菌抗体水平。本研究成功扩增fhbp并连接至pET30a(+)表达载体上,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rfHBP,纯化后与GCMP结合。结合物免疫小鼠后,检测到的针对GCMP的IgG抗体滴度与GCMP组比较有明显加强效应;三针免疫后,针对C群Nm的杀菌抗体滴度高于GCMP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B群Nm的杀菌抗体滴度与rfHBP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合物诱导的分别针对B群NmCMCC29361株和ATCC700111株的杀菌抗体滴度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结合疫苗免疫小鼠后检测到的针对C群Nm的杀菌抗体高于单独GCMP组,证明该重组蛋白可作为结合疫苗的载体蛋白;且在结合过程中较好地保留了蛋白的免疫原性,对B群Nm有良好的交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项目竣工结算审计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结尾的重要节点.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工作开展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建设方及施工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高校通信工程系大三必修课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育人课程.本文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为例,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通过对思政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