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在发达国家与地区形成一种重视生活质量、倡导绿色文明的价值观点,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食品安全、产品的多样性、产品的质量和对环境的危害程度等,且改变了以往对国际贸易的看法,更加重视由于贸易流所带来的环境改善、产品安全等综合福利的最大化问题。农业属于许多国家的重点保护产业,农产品与一国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紧密相关,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农产品涉及到生物化学等多个领域的技术问题很多还没有定论,在“预防性原则”口号下,在传统的保护手段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技术壁垒以其自己独特的特点,合法被政府用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与安全,成为一些国家保护国内产业的借口。基于此,论文展开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研究:首先论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体系,结合我国农产品出口与遭遇技术壁垒现状,得出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特点:要求越来越严格、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扩散效应明显,有些明显违背WTO.TBT/SPS原则,具有明显歧视性。其次论文具体分析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1)运用不完全信息状态下的两国博弈模型,解释当前国际上各国设置技术壁垒的格局,发展中国家由于设置技术壁垒和采取报复能力弱,当发达国家对其实施较高技术壁垒时,发展中国家无奈只能被动跟从,引起贸易摩擦,从而卷入贸易壁垒战争;之后通过中韩泡菜贸易摩擦的具体案例,得出我国政府面对贸易壁垒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措施:当我国农产品出口遭到技术壁垒后,应该学会主动出击,捍卫自己的应得利益。(2)论文先分析了2006-2011年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单价和主要出口市场上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环比指数,得到从2006年到2011年我国农产品价格大部分出现上涨,尤其是像蔬菜、水产品、茶叶、畜禽等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农产品价格整体也呈上升趋势,由此推测,技术壁垒的刺激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成本增加,价格上升。然后对这一推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论,技术壁垒对农产品价格出口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日本,美国国内技术贸易壁垒每增加1%,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上升12%和19%。(3)具体量化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程度,把技术壁垒、汇率和金融危机三个变量引入引力模型,选取日本和泰国作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运用2002-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论: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具有缩小效应:日本、泰国国内技术壁垒每增加1%,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缩小34.7%、28.2%。最后论文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壁垒的思路,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作为应对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主体,需要积极配合,团结协作,建立起以行业协会做纽带,政府积极推动,企业主动参与的应对体系,共同应对国外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