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细化亚共晶Fe-Cr-C合金中初生奥氏体及第一性原理计算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rl111shi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堆焊技术是表面工程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堆焊方法,可以在零部件表面获得具有耐磨、耐热或耐蚀等特殊性能的合金层,目前在增材制造领域广泛应用.亚共晶 Fe-Cr-C 堆焊合金初生相为奥氏体(γ-Fe),与初生相为 M7C3碳化物的过共晶Fe-Cr-C堆焊合金相比不易剥落和开裂,但其耐磨性较差.所以,本论文拟在亚共晶Fe-Cr-C堆焊合金加入微合金化元素M(M=V?Nb?Ti),通过细化初生奥氏体后,提高合金的塑性和硬度,使合金具有更高的耐磨性.  本文以亚共晶Fe-Cr-C堆焊合金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加入不同含量的C和Nb,C和Nb的比例保持为1∶2以及加入Ti和V元素的六种堆焊涂层试样,研究微合金元素M(Nb?Ti和V)对亚共晶Fe-Cr-C堆焊合金试样显微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采用Bramfitt 二维点阵错配度理论计算 NbC 成为奥氏体异质形核核心的有效性;采用第一性原理,在计算NbC的弹性常数、显微硬度、杨氏模量、各向异性因子、泊松比基础上,计算NbC/γ-Fe界面结合能和界面键合等性质,分析NbC对γ-Fe细化机制.  本文对堆焊合金试样进行荧光和硫、碳成分分析,合金的实际化学成分符合预期设计要求.根据合金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图计算.结果表明堆焊合金初生相为奥氏体(γ-Fe),为亚共晶组织.XRD相组成结果表明,#1和#2试样的主要相组成为γ-Fe和(Fe,Cr)7C3碳化物,#3和#4试样的主要相组成为γ-Fe、(Fe,Cr)7C3碳化物和NbC,#5试样的主要相组成为γ-Fe、(Fe,Cr)7C3碳化物和TiC,#6试样的主要相组成为γ-Fe、(Fe,Cr)7C3碳化物和VC.堆焊合金的金相显微组织分析表明,#4试样组织最为细小,#6试样组织球化程度较大.SEM分析表明,初生奥氏体围绕着NbC和TiC生长,VC 则少量存于初生奥氏体中.显微硬度与宏观洛氏硬度试验分析表明,#4 试样洛氏硬度值最高,#6试样次之.纳米压痕分析表明,NbC的纳米压痕硬度较高.磨损试验表明,#4 试样磨损量最小,#6 试样次之.计算结果表明,NbC/γ-Fe 的错配度为 8.35%,表明 NbC 作为奥氏体的异质形核核心是中等有效的;NbC-C(Nb)-OT、NbC-C(Nb)-MT、NbC-C(Nb)-HCP界面的原子间距分别为3.461 ?、2.924 ?、2.648 ?,界面结合能分别为0.59J/m2、0.72J/m2、1.07J/m2,说明NbC-C(Nb)-HCP界面原子结合力最强,原子间距最小,界面最稳定.
其他文献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区域性、流域性的污染愈加严重,大面积、大范围的污染公害事件时有发生,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单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不足以预测、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于
泰国自1975年起有50% ~ 60%的红树林被转化为养虾场,菲律宾有约50%的红树林已被改造成半咸水鱼塘和虾池.印度尼西亚政府提出红树林对虾生产倍增计划,可能导致对虾生产商在2012~203
期刊
老挝自然环境复杂,森林覆盖率高(位列世界第八),植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但其植物资源的调查力度却远不及周边国家.据文献报道,中南半岛各国平均每100平方公里的植物标本采集数量
期刊
当代企业能为生物圈的保护事业做些什么?我想,这是新时代给中国企业提出的、重大的、事关企业发展意义的战略课题.rn这一题目看似有违于企业的行为初衷,因为在此之前,人们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