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后局部晚期鼻咽癌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明显缩小,本研究探讨按新辅助化疗后的大体肿瘤体积勾画肿瘤靶区,观察此勾画方式的改变对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初治的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TP或PF方案新辅助化疗二程加同期调强放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新辅助化疗后调强放疗计划中的GTV分为诱导化疗后可见的肿瘤病灶和经诱导化疗后已消退的肿瘤区域两部分。调强放疗计划中的GTV均按新辅助化疗后仍可见的肿瘤勾画靶区,其中临床靶区(CTV60)必须包括新辅助化疗前大体肿瘤体积。按照鼻咽癌2008分期原则,共有12种TNM组合类型分期属于III期或IVa期,从60例病例中按照每种组合类型各选取2例共24例,将24例患者按诱导化疗前的大体肿瘤体积重新勾画GTV,比较按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勾画GTV所做两套计划的剂量分布情况。随访观察全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毒副反应。对3例复发患者进行复发肿瘤区rGTV(relapse gross tumor volume)的勾画,并重建到患者原来的IMRT计划中,比较分析rGTV与原计划V95(95%等剂量曲线所包绕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判定复发模式的类型。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鼻咽部原发灶GTV-nx平均体积分别为30.42±18.13cm3和17.43±10.23cm3(p=0.002),颈部淋巴结GTV-nd平均体积分别为20.14±13.43cm3和11.51±8.70cm3(P=0.004),新辅助化疗分别使鼻咽部肿瘤GTV-nx和颈部阳性淋巴结GTV-nd缩小了32.21%和50.21%;新辅助化疗使高剂量区体积减小:新辅助化疗前、后66Gy等剂量曲线所包绕的体积分别为435.9±110.2cm3和404±103.5cm3(p=0.026),70Gy等剂量曲线所包绕的体积分别为304.6±102.5cm3和273.3±86.4cm3(p=0.032);新辅助化疗前后各靶区(PTV)剂量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脊髓Dmax、D1cc和脑干Dmax、D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鼻咽病灶和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20%,全程治疗结束后3个月鼻咽病灶和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97%;经中位期36个月随访(19-58),鼻咽原灶复发2例,颈部淋巴结复发1例,1年、3年FLF、PFS、FDM、OS分别为98.3%vs94.7%、93.2%vs70.4%、93.3vs76.3、96.7%vs85.7%。复发模式分析显示,2例鼻咽复发灶均位于post-GTV-nx内;1例颈部复发灶位于post-GTV-nd内,均为野内复发。与单纯同期放化疗相比,该模式同期放化疗期间及远期毒性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新辅助化疗后鼻咽部肿瘤及颈部阳性淋巴结体积明显缩小,按新辅助化疗后缩小的GTV勾画靶区以及将肿瘤消退区剂量降低至60Gy,能使IMRT计划的高剂量区体积减少,脊髓和脑干受照射量减少,在不增加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前提下能够维持较高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