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葡萄酒的消费在大多数欧洲国家保持稳定,当前,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智利和南非等国生产的葡萄酒多年来一直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相较而言,保加利亚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尚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未来中国经济将持续发展,中国的中产阶级将超过一半人口。而在中国,超过70%的人口将生活在大城市,这将为葡萄酒消费创造越来越多的新市场。同时,在中国,消费者将更加关注“生态友好型的食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但同时将继续进口消费产品。中国进口的消费产品将呈现多元化,其中,葡萄酒行业和进口葡萄酒将在未来继续发展壮大。作为传统的葡萄酒生产国,保加利亚将积极参与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竞争。本文将在了解保加利亚的葡萄酒市场的基础上,探讨保加利亚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和前景。保加利亚和中国是友好国家。保加利亚是第二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苏联是第一个)。当前,保加利亚政府明确表明支持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并积极参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6+1”框架。保加利亚的优势在于农业,因此,与中国在农业方面开展更多的合作与交流将会是保加利亚发展与中国贸易与合作的一个契机。其中,葡萄酒行业,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加利亚,酿造葡萄酒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技术相融合,迸发出新的活力。保加利亚土壤优质、气候条件温和,所种植的葡萄非常适合葡萄酒的酿造。曾几何时,葡萄酒是保加利亚的象征之一,也是保加利亚民族自豪感的源泉。在20世纪的世界葡萄酒地图上,保加利亚葡萄酒曾在世界上排名第四,每天生产大约100万瓶葡萄酒。当时保加利亚是欧洲葡萄酒第二出口国,保加利亚葡萄酒的高品质为世界所公认。由于二十世纪后10年,保加利亚的政治局势发生变化,其葡萄酒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也随之大幅下降。保加利亚的优质土壤和完美的气候条件,生产出了非常好的葡萄,非常适合酿造葡萄酒,其生产的葡萄酒质量优良。进入21世纪以来,保加利亚葡萄酒在葡萄酒行业重振雄风,以其卓越的品质而再次受到青睐。最近,保加利亚葡萄酒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本文分析了保加利亚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将其葡萄酒出口到中国市场的趋势和可能性。通过研究保加利亚近几十年的葡萄酒出口量及其波动情况,本文推断了相关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此外,本文以一家保加利亚葡萄酒公司“凯琳娜酒庄”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本文着眼于“凯琳娜酒庄”的特点,关注和分析该公司迄今取得成功的原因,讨论其国际战略的可行性。尽管凯琳娜酒庄不能反映保加利亚葡萄酒市场全貌,以其为例来预计和分析保加利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的战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分析“凯琳娜”酒庄进入中国市场的经验和现状,能为其他保加利亚葡萄酒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